
根据 2025 年最新信息,小米汽车的生产布局以自建工厂为主,同时部分环节与供应链企业合作。目前明确的代工厂及生产主体包括:
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建工厂
小米汽车在北京经开区拥有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园区,一期工厂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2024 年实际交付量达 13.69 万辆。二期工厂于 2024 年 7 月开工,占地面积扩展至 105 公顷,计划 2025 年年中竣工,投产后将助力全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该工厂引入超过 700 个机器人,实现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工艺的 100% 自动化,每 76 秒下线一台整车。
2. 独立生产资质与产能升级
小米汽车于 2024 年 7 月获得工信部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由早期合作的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北汽越野车)变更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已完全自主掌控生产环节,不再依赖外部代工。目前工厂产能通过优化产线持续提升,2025 年目标交付量较 2024 年增长超 150%。
3. 供应链合作与核心部件供应
- 电池:小米 YU7 等新车型搭载台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比亚迪旗下)的磷酸铁锂电池,而早期 SU7 车型曾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和比亚迪襄阳工厂的磷酸铁锂电池。
- 热管理部件: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台州企业)为 SU7 提供热管理系统。
- 智能制造设备:思灵机器人为小米汽车电子域控制器打造柔性组装线,提升生产效率 30%。
4. 历史合作与资质过渡
2023 年至 2024 年初,小米曾借助北汽越野车的生产资质完成首款车型 SU7 的申报和初期生产。但随着独立资质的获批,北汽越野车已退出整车代工环节,仅作为早期合作方存在。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依托北京经开区自建工厂,通过高度自动化产线实现规模化交付。供应链合作集中在电池、零部件等领域,未发现新的整车代工厂。若需进一步确认,可关注小米官方公告或工信部最新车型申报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