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 2025 年推出的最新车型包括已上市的SU7 Ultra和计划中的YU7(小米御 7),以及可能于下半年发布的MX11。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小米 SU7 Ultra(已上市)
- 定位:高性能纯电动旗舰轿车,主打赛道性能与智能驾驶。
- 核心亮点:
- 性能参数: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双 V8s+V6s),综合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CLTC 续航 630 公里,配备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支持 5.2C 超快充(11 分钟补能 70%)。
- 智能驾驶:出厂即搭载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从停车位到目标停车场的全程无缝衔接,需用户完成 1000 公里安全智驾里程后启用,实测泊车成功率 97%,复杂路况处理优于特斯拉 FSD。
- 设计与配置:碳纤维车身套件、主动尾翼、碳陶瓷制动盘,内饰采用 Alcantara 面料与碳纤维材质,配备 16.1 英寸 3K 中控屏 + 56 英寸 HUD,支持小米生态互联。
- 价格:标准版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
- 交付情况: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首车交付已开启,订单远超预期,3 月锁单破 1 万辆。
二、小米 YU7(小米御 7,计划 2025 年 6-8 月上市)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主打智能驾驶与空间舒适性。
- 核心亮点:
- 设计:溜背式轿跑造型,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车顶配备激光雷达和全景天幕,外观采用低风阻空气动力学设计。
- 动力与续航:提供单电机后驱(235kW)和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508kW)版本,CLTC 续航分别为 675km、760km、770km,搭载 96.3kWh 电池。
- 智能座舱:内饰配备环形投影屏,可显示速度、导航等信息,支持小米澎湃 OS 与智能家居互联。
- 价格:预计 30-40 万元。
- 上市进度:原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因设计变更(EWO)和二期工厂产能问题,可能推迟至 8 月,首批交付或延至 2026 年。
三、小米 MX11(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发布)
- 定位:纯电中型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核心亮点:
- 设计:溜背式轿跑风格,类似法拉利 Purosangue,配备激光雷达(中高配版)、黄色制动卡钳、五辐式轮圈,风阻系数低至 0.20Cd。
- 动力与续航:提供单电机(220kW)和双电机(495kW)版本,CLTC 续航预计 700-800 公里,标准版搭载 400V 架构电池,Max 版采用 800V 架构 + 三元锂电池。
- 智能驾驶:中高配版标配激光雷达,支持 Xiaomi HAD 系统,可实现城区智驾功能。
- 价格:预计 21.59-29.99 万元,对标特斯拉 Model Y(23.99 万元起)。
- 上市时间:原计划 2025 年 2-3 月上市,因工厂产能问题可能推迟至下半年。
四、其他关键信息
- 产能与交付:
- 小米二期工厂已于 2025 年 4 月完成验收,年产能提升至 35 万辆,主要支持 YU7 和 MX11 的生产。
- SU7 系列 2024 年交付量达 13.5 万辆,2025 年目标 35 万辆,SU7 Ultra 订单已超 1.9 万辆。
- 智能驾驶技术:
- Xiaomi HAD 系统已全量推送,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包括无图城市导航、自动泊车、赛道数据记录等功能,用户反馈优于特斯拉 FSD。
- 市场竞争:
- 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起的价格,性能参数接近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2.89 万元),充电速度和本土化功能更具优势。
- YU7 和 MX11 分别瞄准中高端 SUV 市场,与蔚来 ES6、特斯拉 Model Y 等竞争。
五、用户关注点与建议
- YU7 的延期影响:若 YU7 推迟至 2026 年交付,用户需考虑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结束后的价格上涨风险(预计增加 1.5 万元)。
- 智能驾驶体验:Xiaomi HAD 系统需用户积累 1000 公里安全智驾里程后启用,建议优先体验试驾以评估实际效果。
- 车型选择建议:
- 追求极致性能:SU7 Ultra(52.99 万元起)适合预算充足、热衷赛道体验的用户。
- 家庭用户:YU7(30-40 万元)空间更大,续航更长,适合长途出行。
- 性价比之选:MX11(21.59 万元起)定位中端,适合城市通勤与智能生态联动需求。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最新车型以SU7 Ultra和YU7为核心,覆盖高性能轿车与中大型 SUV 市场,同时通过 MX11 拓展中端市场。SU7 Ultra 凭借极致性能和智能驾驶技术树立标杆,YU7 和 MX11 则以差异化定位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尽管 YU7 和 MX11 的上市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但小米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迭代,持续强化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