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市场上与小米汽车(主要为小米 SU7 系列及即将推出的 YU7)在设计、技术或定位上较为相似的车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中高端纯电轿车和 SUV 市场。以下从设计、技术、价格等维度详细对比分析:
一、设计风格相似的车型
1. 极氪 007(2025 款)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售价 13-20 万元。
- 设计亮点:
- 流线型车身:与小米 SU7 相似,采用隐藏式前脸、贯穿式尾灯及低风阻设计,整体线条流畅且具未来感。
- 智能灯光系统:支持 “一车千面” 灯语效果,通过中控屏或外接设备自定义灯光图案,科技感与个性化兼备。
- 技术配置:
- 800V 高压平台:全系标配,充电 10%-80% 仅需 10.5 分钟,续航最高 870km(CLTC),性能与补能效率均优于小米 SU7 标准版。
- 智能驾驶:搭载浩瀚智驾 2.0 系统,配备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和激光雷达,支持 FTP 指尖泊车、LP 记忆泊车等全场景泊车功能,技术领先于小米 SU7 的单 Orin 芯片方案。
2. 深蓝 S7
- 定位:中型纯电 SUV,售价 13-20 万元。
- 设计亮点:
- 溜背造型:与小米 SU7 的流畅线条相似,隐藏式门把手和低趴姿态强化运动感。
- 无框车窗:全系标配,提升外观时尚度,符合年轻用户审美。
- 技术配置:
- 自动泊车:支持 APA 视觉融合泊车和 RPA 遥控泊车,实用性强。
- 续航与充电:CLTC 续航最高 710km,快充 15 分钟补充 510km,与小米 SU7 标准版接近。
3. 欧拉闪电猫
- 定位:中型纯电轿跑,售价 10 万起。
- 设计亮点:
- 优雅曲线:车身线条圆润,与小米 SU7 的动感风格不同,但同样注重颜值,适合女性用户。
- 无框车门:设计精致,提升整车高级感。
- 技术配置:
- 自动泊车:基础功能齐全,但智能驾驶硬件(如激光雷达)未标配,算力较低。
- 续航:CLTC 续航最高 700km,与小米 SU7 标准版相当,但快充速度较慢(10%-80% 需 30 分钟)。
二、技术参数相近的车型
1. 智己 L6(改款)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售价 25-35 万元。
- 技术亮点:
- 固态电池:旗舰版搭载 133kWh 固态电池,CLTC 续航突破 1000km,远超小米 SU7 的 700km。
- 智能驾驶:IM AD 3.0 系统支持 AVP 代客泊车,感知硬件(16 雷达 + 11 摄像头)与小米 SU7 Max 版接近,但算力(Orin-X 254TOPS)稍低。
- 价格对比:高配版与小米 SU7 Ultra(52.99 万元)存在差距,但改款后可能推出更具性价比的版本。
2. 华为问界 M9
- 定位:大型纯电 SUV,售价 46.98-56.98 万元。
- 技术亮点:
- 鸿蒙座舱:与小米 HyperOS 类似,强调智能互联和生态融合,支持多设备无缝协同。
- 智能驾驶:华为 ADS 3.0 系统配备 3 颗激光雷达,算力 400TOPS,城市 NOA 功能领先于小米 SU7。
- 设计差异:车身尺寸更大(5480mm),定位豪华旗舰,与小米 SU7 的科技亲民路线不同。
3. 小鹏 MONA M03
- 定位:紧凑型纯电轿车,售价 10-15 万元。
- 技术亮点:
- 无框车门与自动泊车:设计与功能与小米 SU7 相似,但车身尺寸更小(4270mm),续航 420km(CLTC)。
- 性价比:价格仅为小米 SU7 的一半,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但动力和续航差距明显。
三、国际品牌竞争车型
1. 特斯拉 Model 2(2025 年上市)
- 定位:入门级纯电车型,售价约 18.2 万元。
- 设计亮点:
- 溜背造型:与小米 SU7 的流线型设计相似,但尺寸更小(4270mm),定位家庭用户。
- 技术配置:
- 400V 平台:充电效率(15 分钟补充 250km)和续航(400km CLTC)均低于小米 SU7,智能驾驶依赖纯视觉方案。
- 价格对比:与小米 SU7 标准版(21.59 万元)接近,但技术差距显著,更适合追求品牌的用户。
2. 大众 ID.7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售价 25-30 万元。
- 技术亮点:
- MEB 平台:续航最高 700km(CLTC),与小米 SU7 标准版相当,但充电速度较慢(10%-80% 需 30 分钟)。
- 智能驾驶:配备 Travel Assist 系统,支持 L2 级辅助,但算力和功能丰富度不及小米 SU7。
四、行业趋势与技术共性
- 800V 高压平台普及:极氪 007、智己 L6 等车型均采用 800V 架构,充电效率显著提升,与小米 SU7 Ultra 的 800V 系统形成技术竞争。
- 固态电池应用:智己 L6、蔚来 ET9 等车型开始搭载半固态电池,续航突破 1000km,预示未来技术方向。
- L3 级自动驾驶落地:极氪 007、问界 M9 等车型已实现城市 NOA 功能,小米 SU7 的代客泊车功能仍处于 L2 + 阶段。
- 智能座舱生态:华为鸿蒙、小米 HyperOS、极氪 ZEEKR AI OS 均强调多设备互联,争夺用户入口。
五、选购建议
- 追求极致性价比:
- 深蓝 S7(13-20 万元):设计与功能接近小米 SU7,价格更低,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
- 小鹏 MONA M03(10-15 万元):无框车门 + 自动泊车,适合年轻女性或城市通勤族。
- 看重智能驾驶与性能:
- 极氪 007(13-20 万元):800V 平台 + 双 Orin-X 芯片,技术全面领先,性价比突出。
- 智己 L6 改款(25-35 万元):固态电池 + 高阶智驾,适合科技爱好者。
- 偏好豪华与品牌:
- 问界 M9(46.98 万元起):鸿蒙生态 + 华为智驾,适合高端用户。
- 特斯拉 Model 2(18.2 万元起):品牌溢价高,适合追求简约设计的用户。
总结
2025 年与小米汽车相似的车型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纯电市场,极氪 007凭借全面的技术配置和性价比成为最接近小米 SU7 的竞品;深蓝 S7和小鹏 MONA M03则在价格和细分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竞争。若追求前沿技术,智己 L6 改款和问界 M9值得关注;国际品牌中,特斯拉 Model 2和大众 ID.7虽在设计上有相似性,但技术差距显著。总体而言,小米汽车的核心优势在于智能生态整合和年轻化设计,而竞品则在续航、充电效率或智能驾驶上各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