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代工厂是哪家

2025-04-18 10:54:04  阅读 5 次 评论 0 条

根据目前公开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的生产布局呈现出自建工厂与代工厂协同推进的特点。以下是基于最新动态的详细分析:

一、自建工厂主导产能


小米汽车的核心产能来自北京亦庄的超级工厂,该工厂分两期建设:

  1. 一期工厂:已于 2024 年 4 月投产,年设计产能 15 万辆,但实际产能利用率已接近 200%,2024 年交付量达 18 万辆。
  2. 二期工厂:紧邻一期工厂,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7-8 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将主要生产 SUV 车型 YU7,年产能预计超过 30 万辆。两期工厂合计可满足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

二、代工厂补充产能缺口


尽管自建工厂快速扩张,但面对 SU7 系列订单积压(截至 2025 年 4 月仍有 15 万辆未交付),小米仍需通过代工缓解压力:

  1. 东风汽车云峰工厂

    • 合作背景:武汉云峰工厂具备燃油车、混动、纯电多车型生产能力,年产能 30 万辆,但当前利用率不足。东风旗下岚图品牌月销量不足 2500 辆,仅占用部分产能。
    • 合作进展:小米汽车工程师已入驻该工厂,零部件供应商开始对接生产线。湖北省政府积极推动合作,预计 2025 年底正式宣布。
    • 代工车型:可能包括小米第三款车(内部代号昆仑,增程式大型 SUV)及后续新车型。

  2. 北汽集团

    • 初期合作:小米 SU7 早期生产曾通过北汽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工信部目录显示其为生产主体。
    • 当前角色:随着北京工厂产能提升,北汽代工比例可能下降,但双方在电池等供应链环节仍有合作。


三、代工厂选择逻辑


  1. 盘活闲置产能:东风云峰工厂产能利用率低,合作可快速提升小米汽车产能,符合国家 “盘活存量资源” 政策导向。
  2. 区域市场覆盖:武汉工厂可辐射华中、华南及西部市场,与北京工厂形成互补,缩短交付半径。
  3. 技术协同:东风在传统制造领域的经验与小米的智能化技术形成互补,例如岚图知音与小米 SU7 共线生产可共享质检、供应链资源。

四、未来产能布局


小米正加速构建 “南北双基地” 格局:

  • 北京基地:一期、二期工厂聚焦华北市场,2025 年产能占比约 70%。
  • 武汉基地:规划占地 2000 亩,预计 2026 年投产,目标年产能 100 万辆,成为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枢纽。

五、争议与不确定性


  1. 官方未正式确认:小米对代工合作保持低调,东风方面亦未公开承认,部分信息来自行业传闻。
  2. 政策风险:东风若为小米代工,可能失去岚图车型的政府补贴(每辆 3 万元),这一矛盾尚未完全解决。
  3. 供应链挑战:即便引入代工,芯片短缺、电池供应等问题仍可能制约产能释放。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主要产能来自北京自建工厂,代工厂(如东风云峰工厂)作为补充,重点解决短期订单积压问题。随着武汉工厂的落地,小米将逐步减少对代工的依赖,转向 “自建为主、代工为辅” 的模式。这一策略既保障了产品质量可控性,又通过资源整合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为 2026 年冲击百万辆目标奠定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940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