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生产厂家

2025-04-18 10:47:47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生产厂家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体系已形成以北京自建工厂为主导武汉基地加速布局的 “南北双基地” 格局,同时在初期阶段曾与北汽集团合作代工生产。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一、北京自建工厂: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


1.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一期)


  • 位置: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环景路 21 号院)。
  • 规模与产能

    • 一期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投资约 630 亿元,设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配套实验楼、测试跑道等设施。
    • 2024 年 4 月投产,初期月产能 7000 辆,后提升至 1.2 万辆,年产能达 15 万辆。
    • 2024 年累计交付 13.68 万辆,占全年目标的 91.2%,实际产能利用率超设计值。

  • 生产车型:首款车型小米 SU7 及其衍生版本(如 SU7 Ultra),2025 年新增 SUV 车型 YU7(预计 8 月上市)。

2.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


  • 位置:紧邻一期工厂东侧,新增地块 53.1 万平方米。
  • 建设进展

    • 2024 年 7 月拿地后立即动工,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6 月中旬竣工,预计 7-8 月投产。
    • 二期工厂延续智能化定位,规划年产能 15 万辆,投产后北京基地总产能将超 30 万辆。

  • 产能目标:支撑 2025 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实际产能爬坡后或达 35 万辆 / 年。

二、代工合作:初期过渡与资质获取


1. 北汽集团(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合作背景

    • 2023 年小米尚未获得独立造车资质时,SU7 通过北汽代工完成申报和生产,生产地址为小米自建工厂。
    • 工信部公示信息显示,小米 SU7 的生产企业名称为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但实际生产在小米自建工厂进行。

  • 现状:随着小米 2024 年取得独立资质,代工合作已逐步退出,北京工厂全面自主生产。

2. 比亚迪弗迪科技(传闻未证实)


  • 市场传闻:部分媒体曾猜测小米 SU7 的电池或由比亚迪弗迪科技供应,但未获官方确认。
  • 实际情况:小米 SU7 的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三元锂)和比亚迪弗迪(磷酸铁锂),但生产环节仍由小米自建工厂主导。

三、武汉基地:未来产能扩张的战略布局


1. 武汉工厂规划


  • 位置: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总占地约 2000 亩,毗邻小鹏、路特斯工厂。
  • 建设进展

    • 2025 年 3 月完成备案审批,5 月开工,预计 2026 年投产。
    • 初期规划年产能 30 万辆,远期目标或达 60 万辆,支撑 2026 年 100 万辆产销量目标。

  • 生产车型:首款车型为增程式 SUV 小米 N3,计划 2026 年推出。

2. 南北双基地协同


  • 战略意义:北京基地辐射华北市场,武汉基地覆盖华中及全国,缩短交付半径,分散供应链风险。
  • 产能分配:2025 年北京基地承担全部产能,武汉工厂 2026 年投产后将成为主力。

四、其他潜在合作与产能补充


1. 宝沃汽车(历史传闻)


  • 早期传闻:2021 年曾有消息称小米计划收购宝沃汽车生产资质及工厂,但未落地。
  • 现状:小米通过自建工厂和代工合作已解决资质问题,宝沃收购计划终止。

2. 富士康 / 长城汽车(未证实)


  • 市场猜测:早期媒体推测小米可能与富士康、长城合作代工,但无实际进展。
  • 现状:小米坚持自建工厂为主,代工仅作为初期过渡。

五、总结:2025 年生产体系的核心特征


  1. 自建工厂主导:北京一期、二期工厂是当前唯一量产基地,产能占比 100%。
  2. 代工合作退坡:北汽代工仅用于资质过渡,2024 年后全面自主生产。
  3. 武汉基地蓄势:2025 年启动建设,2026 年投产,成为未来产能主力。
  4. 产能目标激进:2025 年冲刺 35 万辆交付,2026 年目标 100 万辆,依赖北京、武汉双基地支撑。

如需获取最新动态,建议关注小米官方公告或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发布的信息。

小米汽车生产厂家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934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