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的代工厂

2025-04-18 10:43:25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的代工厂

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代工厂布局呈现出自建工厂为主、合作产能为辅的多元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一、自建工厂:北京亦庄基地


1. 一期工厂


  • 位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 21 号院。
  • 产能: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2024 年实际产能突破 30 万辆,产能利用率接近 200%。
  • 车型:首款车型 SU7 系列(包括 SU7、SU7 Max、SU7 Ultra)。
  • 技术亮点: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车身车间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大件装配精度达 ±0.5 毫米。

2. 二期工厂


  • 位置:紧邻一期工厂,位于通州马驹桥镇。
  • 进度: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6 月中旬竣工,预计 7 月投产。
  • 产能:规划年产能 15 万辆,主要生产第二款车型 YU7(SUV)。
  • 技术升级:引入 AI 质检系统和深度学习优化生产流程,产能爬坡速度预计比一期更快。

二、合作产能:武汉工厂(东风云峰基地)


1. 合作背景


  • 产能需求:小米 2025 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现有产能(北京一期 + 二期)仅能覆盖 30 万辆,需外部补充。
  • 合作方:东风汽车集团下属云峰工厂(武汉经开区)。
  • 产能现状:云峰工厂年产能 30 万辆,目前生产岚图知音(月销约 2500 辆),闲置产能约 20 万辆。

2. 合作模式


  • 代工可能性:小米计划利用云峰工厂的闲置产能生产增程车型,预计 2026 年量产,年产量 20 万辆。
  • 技术整合:可能采用东风马赫插混系统,并与岚图共享 “米岚智造产业园” 资源。
  • 政策支持:湖北省政府推动合作,以盘活存量产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三、潜在代工厂:历史传闻与当前动态


1. 江淮汽车


  • 传闻:2021 年曾传闻江淮可能代工小米汽车,双方接触过生产资质和换电业务合作。
  • 现状:江淮当前重心在与鸿蒙智行合作(如尊界 S800),且小米自建产能充足,合作可能性较低。

2. 比亚迪


  • 合作:比亚迪为小米 SU7 提供电池(73.6kWh),双方在智能驾驶和供应链管理有技术协同,但未涉及整车代工。
  • 定位:比亚迪更多是核心供应商,而非代工厂。

3. 长城汽车 / 富士康


  • 传闻:早期曾被推测为代工厂候选,长城的 A 级车型与小米年轻化定位契合,富士康具备电子制造经验。
  • 现状:小米自建工厂进展顺利,且长城、富士康未披露与小米的代工协议,合作可能性较低。

四、海外布局:泰国工厂规划


1. 进展


  • 邀请:2025 年 2 月,泰国总理邀请小米在泰建立首个海外工厂,目标辐射东南亚市场。
  • 规划:小米正在评估建厂可行性,但当前重心仍在国内产能扩张,海外工厂可能 2026 年后启动。

五、总结:代工厂策略分析


  1. 自建为主:北京亦庄工厂是小米汽车的核心产能来源,二期投产后年产能将超 30 万辆,满足主要市场需求。
  2. 合作补充:武汉工厂通过东风云峰基地的闲置产能,以灵活合作模式缓解产能压力,避免重资产投入。
  3. 技术协同: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的合作,强化供应链稳定性,而非依赖代工厂。
  4. 全球化储备:泰国工厂为未来出海铺路,但 2025 年暂未实质性启动。

数据支持

  • 北京工厂一期 2024 年交付 13.68 万辆,二期 2025 年预计贡献 6 万辆,武汉工厂若 2026 年投产可新增 20 万辆。
  • 小米 SU7 系列 2025 年 1 月交付量达 2.5 万辆,全年订单预计超 35 万辆,自建产能占比超 85%。

综上,2025 年小米汽车的代工厂以自建工厂为主,武汉工厂的合作产能为辅,外部代工占比极低,体现了小米对生产质量和供应链的强控制策略。

小米汽车的代工厂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929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