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惠州工厂

2025-04-18 10:32:54  阅读 1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惠州工厂

小米在惠州的产业布局在 2025 年呈现出多元化、协同化的特点,其核心业务围绕智能终端制造、汽车供应链及技术研发展开,形成了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高端显示技术的完整生态。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深度解析:

一、智能终端制造:供应链协同与产能释放


惠州作为小米的重要供应链基地,2025 年继续承担中低端手机及生态链产品的生产任务。根据,小米汽车于 2025 年 4 月在惠州招聘小时工,涉及手机配件、摄像头、数据线等产品的包装与组装,显示该区域仍在为小米手机提供基础制造服务。此外,光弘科技作为小米的核心代工厂,曾在 2022 年实现 2000 万台小米手机下线,尽管 2025 年具体产能未明确,但结合惠州电子产业集群的成熟度(如伯恩光学、龙旗电子等企业的配套支持),推测其年产能可能维持在 3000 万 - 4000 万台,主要生产 Redmi 系列及入门级小米机型。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惠州的制造环节正加速智能化转型。例如,光弘科技通过引入小米亦庄智能工厂的自研装备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无人化检测,这一技术迁移可能提升惠州工厂的生产效率与品控水平。此外,科力尔惠州工厂为华为机器人提供零部件,虽未直接提及与小米的合作,但暗示惠州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储备可能为小米未来的机器人项目奠定基础。

二、汽车供应链:深度绑定与技术渗透


2025 年,惠州在小米汽车供应链中的角色显著升级。根据,德赛西威、华阳集团、TCL 华星等惠州企业深度参与小米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

  • 德赛西威: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座舱域控制器供应商,其产品已应用于小米 SU7 系列,2023 年座舱域控装机量达 60 万套,市场份额 17.3%。
  • 华阳集团:为小米 SU7 Ultra 配套翻转式仪表屏及 50W 无线充电产品,并在智能驾驶域控领域推出行泊一体、舱驾一体等跨域融合方案。
  • TCL 华星:提供小米 SU7 的中控生态屏,其在显示技术领域的积累(如 Mini LED、Micro LED)与小米的高端化战略高度契合。

此外,惠州市正牌科电为小米汽车供应高压连接铜排、铝排及连接器,年产能约 2 亿元,显示惠州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深度参与。随着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6 月竣工,惠州供应链企业有望进一步受益于产能扩张,预计 2025 年小米汽车相关订单将占惠州电子产业营收的 15%-20%。

三、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与产业升级


小米在惠州的技术合作持续深化,2024 年 11 月与聚飞光电成立的 “小米 & 聚飞联合实验室”,聚焦 Mini 背光技术创新,覆盖智慧显示、车用 LED 等领域。该实验室依托聚飞光电的国家 CNAS 实验室资源,已开发出高效节能、超薄的背光方案,并计划将成果应用于小米电视、显示器及汽车座舱屏幕。这一合作不仅强化了惠州在显示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也为小米汽车的高端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智能制造领域,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计划 2025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超 700 亿元,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与能源电子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开展 AI + 行动,推动 “数转智改”。这一政策导向与小米的智能制造战略形成共振,未来可能吸引更多小米生态企业落户惠州。

四、战略地位:供应链枢纽与区域协同


惠州在小米的全球布局中扮演 “供应链枢纽” 角色。根据,2021 年小米在惠州的供应链采购额已超 150 亿元,而 2025 年随着汽车供应链的扩展,这一数字有望突破 300 亿元。惠州的区位优势(毗邻深圳、东莞)及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涵盖玻璃盖板、电池、结构件等),使其成为小米平衡长三角与珠三角产能的关键节点。此外,惠州与深圳的产业协同(如小米国际总部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小米生态中的战略价值。

五、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惠州工厂在 2025 年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1. 高端化瓶颈:小米的高端手机(如小米 15 Ultra)主要由北京昌平工厂生产,惠州工厂需突破技术壁垒以承接更多旗舰项目。
  2. 供应链竞争:长三角地区(如上海、南京)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对惠州形成竞争,需进一步提升本地化配套能力。
  3. 人才缺口:智能驾驶、AIoT 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短缺可能制约技术创新,需加强与高校及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

未来,小米在惠州的布局可能向三个方向延伸:

  • 汽车零部件:扩大高压连接、智能座舱等产品的产能,适配小米汽车的多车型战略。
  • AIoT 生态:依托联合实验室,加速 Mini LED、Micro LED 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 智能制造:引入更多自动化设备与 AI 技术,提升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

综上,2025 年的小米惠州工厂已从单纯的手机代工厂转型为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及技术研发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其发展不仅受益于惠州电子产业的集群优势,也为小米的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小米惠州工厂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919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