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售车型的起售价为21.59 万元,对应小米 SU7 标准版。这一价格定位覆盖了中高端纯电轿车市场,同时小米还推出了高性能旗舰车型 SU7 Ultra(起售价 52.99 万元),以及即将上市的中大型纯电 SUV YU7(预计起售价 30-40 万元)。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在售车型价格体系
- 小米 SU7(中大型纯电轿车)
- 标准版:21.59 万元
- Pro 版:24.59 万元
- Max 版:29.99 万元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SU7 以 “技术普惠” 为核心,搭载 800V 高压平台、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CLTC 续航最高达 750km,并标配 L2.9 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价格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3(起售价 23.19 万元)和比亚迪汉 EV(起售价 20.98 万元),通过 “硬件微利 + 软件订阅” 模式实现性价比突破。
- 小米 SU7 Ultra(高性能旗舰轿车)
- 标准版:52.99 万元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
该车型定位 “纽北圈速王”,搭载双 V8s+V6s 三电机系统,最大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极速达 350km/h,同时刷新了纽北四门量产车圈速纪录(6 分 46 秒)。其定价策略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约 180 万元)形成错位竞争,通过技术下放和供应链优化,将超跑性能下探至 50 万元区间。
二、即将上市车型价格预测
- 小米 YU7(中大型纯电 SUV)
- 预计起售价:30-40 万元
- 核心配置:800V 高压平台、激光雷达、双电机四驱系统,CLTC 续航超 700km
YU7 作为小米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将填补品牌在 SUV 市场的空白。其定价策略可能参考特斯拉 Model Y(起售价 26.39 万元)和小鹏 G9(起售价 26.99 万元),但通过标配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功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不过,受供应链成本波动影响,部分业内人士预测其起售价可能上浮至 24 万元。
三、价格策略背后的逻辑
- 成本控制
- 电池技术:小米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和 CTP 无模组技术,2025 年动力电池成本已降至 52 美元 /kWh,较 2020 年下降约 60%。
- 供应链整合:依托小米生态链企业(如欣旺达、宁德时代)的规模化采购能力,整车物料成本较传统车企低 15%-20%。
- 市场竞争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5 年 1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38.9%,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 竞品动态:特斯拉 Model Y 焕新版因供应链问题交付延迟,小鹏 G9、极氪 7X 等车型未在上海车展释放重磅升级,为小米 YU7 留出市场空窗期。
- 政策支持
- 新能源汽车补贴:2025 年中央财政拨付 98.85 亿元补贴资金,北京、上海等地额外提供最高 1.5 万元置换补贴。
- 以旧换新政策:消费者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可享受最高 3 万元补贴,进一步降低购车门槛。
四、用户购车建议
- 关注促销节点:小米汽车在重大节日(如春节、国庆)通常推出限时权益,例如 SU7 Ultra 上市初期提供价值 9 万元的选装包优惠。
- 利用政策红利:通过 “报废更新” 或 “置换更新” 补贴,可将实际购车成本降低 1-3 万元。
- 对比竞品配置:同价位车型中,小米 SU7 的智能座舱(搭载澎湃 OS 系统)和充电效率(15 分钟补能 400km)具有显著优势,建议优先试驾体验。
如需了解最新价格动态,可关注小米汽车官网或授权经销商信息,部分地区还可享受 “小米商城 App 下单 + 线下交付” 的一站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