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慈溪的布局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网络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协同领域,尚未有官方确认的整车生产基地落地。以下是结合公开信息的具体分析:
一、慈溪小米汽车的实际落地情况
- 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慈溪市逍林镇已设立小米汽车技术服务网点,由 2025 年 2 月成立的宁波天玑智行汽车运营,地址位于逍林车管所汽贸大道 765-787 号。该网点主要负责小米汽车的售后培训、维修服务,并按照小米标准实施一线人员赋能,技术主管岗位要求具备新能源汽车品牌(如蔚来、小鹏、特斯拉)或豪华品牌(奔驰、宝马等)的车间管理经验。
- 产业链协同与人才培养
慈溪通过小米生态链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该产业园于 2023 年 7 月开园,重点对接慈溪家电、汽车零部件产业,引入 “慈溪创投汇” 等活动促进项目与资本对接。2025 年 1 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与产业园合作调研,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智能家电与汽车零部件复合型人才,强化本地产业链竞争力。
二、小米汽车产能布局的核心方向
- 北京双工厂主导产能
小米汽车目前的核心生产基地仍集中在北京亦庄:
- 一期工厂年产能 15 万辆,通过产线优化已突破设计产能,2024 年 11 月单月交付冲刺 2.4 万辆。
- 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3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竣工,投产后双工厂合计年产能达 30 万辆,目标支撑 2025 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
- 武汉工厂规划推进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武汉工厂选址曝光,计划落户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占地约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生产基地相邻,未来将形成 “南北双基地” 格局,辐射华中及南部市场。该工厂预计 2026 年投产,助力小米冲击百万年产能目标。
三、慈溪未布局整车生产的原因分析
- 产业基础差异
慈溪以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为支柱产业,拥有公牛、方太等龙头企业,但整车制造经验相对薄弱。小米汽车更倾向于选择汽车产业集群成熟的城市(如北京、武汉)布局生产基地,以降低供应链成本。
- 政策与资源倾斜
北京、武汉等地为吸引小米汽车提供了土地、税收等 “一事一议” 政策支持。例如,武汉依托 “中国车谷” 的产业链优势和高校人才储备(如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小米扩产的优先选择。
- 市场辐射需求
小米汽车当前产能集中服务华北、华东市场,武汉工厂投产后将覆盖华中、华南,而慈溪作为县级市,其区位优势更适合作为区域服务节点,而非整车生产中心。
四、未来可能性展望
若小米汽车进一步扩大产能,慈溪或在以下领域深化合作:
- 零部件配套:依托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宁波华翔),参与小米供应链体系,供应内饰、电子元件等产品。
- 区域服务网络:增设小米汽车门店,结合慈溪家电产业优势,探索 “汽车 + 智能家居” 体验场景。
- 人才输送:通过校企合作(如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小米汽车输送技术人才,强化本地服务能力。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在慈溪的核心动作聚焦于售后服务网络扩张和零部件产业链协同,而非整车生产。其产能布局仍以北京双工厂为主,武汉工厂为战略支点,慈溪的定位更偏向区域服务节点。未来若小米产能需求持续增长,慈溪有望在零部件配套、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但短期内整车生产落地的可能性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