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小米汽车的新品布局展现出对高端市场的深度探索与技术迭代的加速推进。根据最新信息,小米在 2025 年推出的新版车型主要包括小米 SU7 Ultra和小米 YU7,同时透露了后续车型的规划。以下是关键信息的深度解析:
一、已上市车型:小米 SU7 Ultra
定位:高性能纯电轿跑旗舰
核心亮点:
- 性能突破:搭载三电机系统(V8s+V6s),综合功率达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刷新国产电动车性能标杆。
- 赛道级配置:
- 碳纤维车身套件(21 处碳纤维部件可选)、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倍耐力 P ZERO 5 赛道轮胎,赛道操控性能显著提升。
- 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专用电池,支持 5.2C 超充,CLTC 续航 630 公里,1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
- 智能座舱:
- 16.1 英寸 3K 中控屏 + 7.1 英寸液晶仪表,搭载骁龙 8295 芯片,支持小米澎湃 OS 多设备互联。
- 碳纤维运动方向盘、黄色回正标识,内饰提供三种战斗风格可选。
市场表现:2025 年 3 月销量 29,244 辆,位列纯电动车销量第五,一季度累计 75,869 辆,显示出市场对其性能与性价比的认可。
二、即将发布车型:小米 YU7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
核心亮点:
- 技术革新:
-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电池能量密度 200Wh/kg,CLTC 续航 800 公里,充电 15 分钟补充 400 公里。
- 自研 HyperEngine V8 电机:双电机四驱布局,综合功率 580kW,零百加速 2.78 秒,极速 265km/h。
- 智能驾驶:
- Xiaomi Pilot 4.0 系统,配备 2 颗激光雷达 + 5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摄像头,支持城市 NOA(首批覆盖 10 城,年底扩展至 50 城)和代客泊车。
- 设计与生态:
- 风阻系数 0.195Cd,溜背造型 + 主动格栅,内饰采用再生聚酯纤维和植物基皮革,可回收率达 95%。
- 首发 Xiaomi HyperOS 车机系统,支持手机、家居、穿戴设备无缝联动。
上市计划:原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现因生产调整可能推迟至 8 月,预计售价 25-35 万元,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 和蔚来 ET5。
三、后续车型规划
- 代号 “昆仑” 大型增程式 SUV:
- 定位对标问界 M9,采用 1.5T 增程器 + 纯电驱动,纯电续航 300 公里,预计 2026 年推出,由武汉东风代工。
- 配备激光雷达、三排座椅,主打家庭用户长途出行需求。
- MX11 纯电 SUV:
- 2025 年推出,双电机 + 后轮转向,售价高于 SU7 约 3-5 万元,瞄准高端市场。
- N3 增程式 SUV:
- 2026 年计划,搭载后轮转向与博世 IPB 2.0 制动系统,进一步完善增程式产品线。
四、技术与行业趋势
- 固态电池布局:
- 小米投资的卫蓝新能源已量产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400Wh/kg,预计 2026 年应用于小米车型。
- 实验室阶段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1000Wh/L,未来可能搭载于旗舰车型。
- 智能驾驶进阶:
- Xiaomi Pilot 4.0 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构,实现 “车位到车位” 全场景智驾,支持窄路通行、自动泊车等复杂场景。
- 行业竞争:
- 2025 年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小米通过 SU7 Ultra(52.99 万起)和 YU7(25-35 万)覆盖中高端市场,同时布局增程式车型应对续航焦虑。
五、市场策略与用户服务
- 价格与权益:
- SU7 Ultra 推出限时权益,包含价值 9 万元的碳纤维套件、智驾终身免费使用权等。
- SU7 全系赠送 Nappa 真皮座椅和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功能。
- 售后服务:
- 整车质保 6 年或 10 万公里,电池 / 电机质保 8 年或 16 万公里,EOP 后 10 年零部件供应。
- 建立全国服务中心网络,提供移动维保、道路救援及专属服务群支持。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以 **“性能标杆 + 生态整合”** 为核心策略,通过 SU7 Ultra 巩固高端市场地位,YU7 切入主流纯电 SUV 赛道,并依托固态电池和端到端智驾技术构建长期竞争力。随着后续增程式车型的推出,小米正逐步完善产品线,应对不同用户需求,同时通过供应链整合与价格策略提升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