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工信部

2025-04-17 05:30:24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与工信部的互动主要集中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新车型申报及产能扩张等方面。结合最新政策动态和小米汽车的战略布局,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工信部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强化


  1. 准入与安全管理新规
    2025 年 4 月 16 日,工信部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企业加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验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这一政策直接影响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宣传,例如小米 SU7 的自动驾驶系统需在参数标注、用户告知等方面符合新规。
    此前,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于 2025 年 2 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企业在申报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时,补充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 OTA 升级的技术参数,并纳入生产一致性管理。小米汽车的新车型(如 YU7)需在申报时同步提交相关数据,确保符合准入标准。

  2. L3 级自动驾驶试点推进
    工信部在 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提出,将有序推进 L3 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并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如小米 SU7 的城市 NOA 功能)可能受益于这一政策,未来或通过技术升级进入试点名单。


二、小米汽车 2025 年工信部申报动态


  1. 小米 YU7 的申报与调整
    小米第二款车型 YU7(纯电 SUV)已在 2024 年 8 月通过工信部申报,并于 2025 年 2 月新增365kW 双电机四驱版本,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覆盖 675-770 公里。不过,受生产调试影响,YU7 上市时间从原定的 6-7 月推迟至 8 月,且缺席上海车展。
    工信部数据显示,YU7 长宽高为 4999mm/1996mm/1600mm,轴距 3000mm,提供单电机(235kW)和双电机(220kW+288kW)版本,最高时速 240-253km/h,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弗迪。

  2. 产能扩张与资质审批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4 月 16 日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7-8 月投产,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该工厂位于北京亦庄,与一期工厂相邻,总产能将达 45 万辆 / 年,支撑小米汽车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二期工厂的投产需通过工信部生产资质审批,目前进展顺利。


三、政策对小米汽车的影响与应对


  1. 新能源汽车积分压力
    工信部 2023 年修订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规定,2024 年、2025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 28% 和 38%。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为 35 万辆,若全部为新能源车型,可轻松满足积分要求。但需注意,积分交易市场调节机制(如积分池制度)可能影响企业积分策略。

  2.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参与
    小米汽车作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的链主企业,深度参与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该集群已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未来将推动跨区域标准互认和示范应用,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如端到端大模型)可能通过集群合作加速落地。


四、未来关注点


  1. L3 级自动驾驶准入进展
    若工信部在 2025 年正式开放 L3 级自动驾驶生产准入,小米汽车可能成为首批受益企业之一,需关注其技术升级和申报动态。

  2. 增程式车型布局
    小米汽车计划在 2026 年推出增程式 SUV(代号 N3),但 2025 年暂无相关车型申报信息。若增程式技术纳入工信部政策支持范围,可能影响小米的产品策略。

  3. 国际市场拓展
    小米汽车计划 2027 年出海,但 2025 年需优先满足国内工信部法规要求,尤其是智能网联功能的合规性。


总结


2025 年是小米汽车产能爬坡和智能网联技术落地的关键年,工信部的政策监管(如准入、宣传规范)和产业支持(如 L3 试点、集群发展)将直接影响其市场表现。小米汽车需在技术合规、产能释放和政策响应之间保持平衡,以实现全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并为后续出海奠定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866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