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推出的SU7 Ultra是其首款高性能电动超跑,定位为 “年轻人的第一辆超跑”,凭借颠覆性的性能、智能化配置和亲民定价,成为行业焦点。以下是关于该车型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性能与技术突破
- 动力系统与赛道表现
- 三电机驱动:搭载前 V6s 电机 + 后双 V8s 电机的三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 1548 马力,零百加速仅需1.98 秒,0-200km/h 加速 5.86 秒,最高时速突破350km/h,刷新上海国际赛道四门量产车纪录(2 分 09 秒 944),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电池与续航: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高功率电池包,支持 5.2C 超快充技术,11 分钟可完成 10%-80% 充电,CLTC 续航里程达630km。电池配备双大面主动冷却系统,保障赛道连续两圈高强度驾驶不过热。
- 赛道级操控:
- 底盘调校:纽北赛道专属调校,配备双腔空气弹簧与高性能可变阻尼减振器,支持赛道级倍适登 EVO T1 绞牙避震(10 段调节)。
- 制动系统:碳陶瓷制动盘(前盘 430mm)+Akebono 六活塞卡钳,100km/h-0 制动距离仅 30.8 米,连续 10 次制动无衰减。
- 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
- 碳纤维应用:全车 17 处碳纤维组件(总面积 3.74m²),车顶采用 1.7m² 碳纤维材质,整车减重 57kg,风阻系数优化至 0.195。
- 空气动力学套件:碳纤维固定尾翼(下压力 285kg)、主动扩散器及超大前铲,提升高速稳定性。
二、智能科技与豪华配置
- 智能座舱
- 交互系统: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运行 Xiaomi HyperOS 系统,支持 3 种模拟声浪与赛道大师 App(实时圈速分析、驾驶数据可视化)。
- 生态互联:AR 导航、语音助手及小米生态互联,实现智能家居无缝联动。
- 安全与驾驶辅助
- 智能驾驶:配备激光雷达与高阶智驾系统,支持自适应调节 AI 算法,确保复杂路况下的操控稳定性。
- 安全设计: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通过 52 项安全测试,车身 A 柱零变形,标配误加速抑制与全向低速防碰撞功能。
三、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预售与交付
- 订单火爆:2025 年 2 月 27 日开启预售,10 分钟内订单突破 6900 台,预售价 81.49 万元,计划 3 月正式交付。
- 产能保障:小米启动供应链扩产计划,北京亦庄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年产能提升至 30 万辆。
- 用户体验
- 家庭实用性:3 米轴距提供宽敞后排空间,517L 后备箱 + 105L 前备箱满足日常需求,但溜背设计对后排头部空间有一定影响。
- 智能驾驶争议:城市 NOA 功能表现出色,但在复杂路况下紧急制动易误触发,需用户手动调节灵敏度。
- 维护成本:保险费用约 1.1-1.3 万元 / 年,电费约 500-700 元 / 月,碳纤维部件维修成本高昂(如尾翼更换需 1.2 万元)。
四、竞品对比与行业影响
- 竞品分析
- 价格优势:对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81.49 万元)、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199.8 万元),小米 SU7 Ultra 以更低价格提供更强性能。
- 性能对标:零百加速 1.98 秒优于极氪 001 FR(2.02 秒),续航 630km 接近特斯拉 Model S Plaid(672km)。
- 行业意义
- 技术突破:285 项专利技术(如三电机系统、超充技术)标志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追赶到产品定义权的跨越。
- 市场颠覆:以 “高端性能 + 亲民价格” 策略冲击传统超跑市场,推动电动超跑普及。
五、未来规划与全球布局
- 产品线扩展
- 2025 年:推出首款中大型 SUV——YU7,定位 25-40 万元,搭载激光雷达与高阶智驾系统。
- 2026 年:计划推出增程 SUV “昆仑”,采用四电机驱动与全主动悬架技术。
- 海外市场
- 欧洲:在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计划 2027 年进入全球市场,主打智能驾驶与生态互联优势。
- 东南亚:泰国总理邀请小米在当地建厂,利用政策支持与供应链优势拓展市场。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电动超跑,更是小米汽车技术实力与品牌野心的集中体现。其极致的性能参数、智能化配置与性价比,打破了传统超跑市场的格局,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尽管在维护成本与长期可靠性方面存在挑战,但小米凭借快速迭代与生态整合能力,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