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以 SU7 系列为代表)的行车记录仪配置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功能体系,结合硬件参数、软件生态及用户反馈,其核心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硬件配置与基础功能
- 1080P 高清录制与 150° 广角
小米 SU7 全系标配内置行车记录仪,采用单镜头设计,分辨率为 1080P,视角达 150°,可覆盖三车道路况。镜头支持 H.265 编码,配合 F1.8 大光圈,在暗光环境下仍能保持清晰成像,夜间车牌识别距离可达 15 米以上。
- 存储与供电方案
记录仪支持最大 128GB 的 TF 卡循环录制(需用户自行购买 Class 10 以上规格),紧急碰撞时自动锁定当前视频防止覆盖。供电方面,通过车载 USB-C 接口取电,支持停车监控模式(需搭配降压线实现 24 小时低功耗录制)。
- 与智能驾驶系统联动
记录仪与小米 HAD 智能驾驶系统深度整合,可同步记录车辆状态信息(如挡位、安全带状态、辅助驾驶模式),并在视频中叠加显示。例如,当车辆触发自动紧急制动时,记录仪会自动标记事件并保存关键片段。
二、软件功能与 OTA 升级
- 核心交互体验
- 语音控制:支持 “我要拍照”“紧急录像” 等语音指令,方言识别准确率达 90% 以上。
- 手机互联:通过小米汽车 APP 可实时查看直播画面、下载视频,支持缩略图快速预览和事件分类筛选。
- 停车自动拍照:锁车后自动拍摄车辆周边环境并上传至 APP,方便用户在停车场快速找车。
- OTA 持续优化
2025 年最新 OTA 升级新增以下功能:
- 转向灯联动影像:开启转向灯时,中控屏同步显示同侧盲区画面,减少变道风险。
- SR 路面感知融合:结合高精地图数据,在记录仪画面中叠加显示限速、弯道曲率等信息。
- AI 异常行为识别: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检测疲劳驾驶、分心操作等危险行为并发出警示。
三、生态整合与扩展性
- 米家智能联动
记录仪可与小米生态设备(如米家摄像头、智能灯)联动,例如:
- 检测到车辆振动时,自动触发家中摄像头监控。
- 通过 “一句话备车” 语音指令,同步开启记录仪和车内空调。
- 云存储服务
虽然官方未明确内置记录仪是否支持云存储,但参考米家现有产品逻辑,推测未来可能推出订阅制云服务(如 7 天循环存储),价格或与米家摄像机云存套餐(约 199 元 / 年)相当。
四、竞品对比与用户评价
- 与特斯拉 Model 3 的差异
- 功能丰富度:小米 SU7 支持语音控制、停车拍照等场景化功能,而 Model 3 需通过第三方应用实现类似操作。
- 硬件参数:Model 3 行车记录仪分辨率为 1440P,但视角仅 120°,弱光表现略逊于小米。
- 生态整合:小米与米家设备的联动性更强,而特斯拉依赖 Autopilot 生态。
- 用户实际反馈
- 好评点:安装简便(免走线设计)、画质清晰、语音控制灵敏。
- 待改进:TF 卡插拔不便、停车监控模式下耗电较快(约 50mA)。
五、选购建议与注意事项
- 车型适配
2025 年小米 SU7 全系标配内置记录仪,无需额外选装。若购买第三方产品(如小米后视镜记录仪),需注意接口兼容性(SU7 中央后视镜底座预留 Type-C 接口)。
- 存储方案
建议搭配 64GB 以上高速 TF 卡(如三星 EVO Plus),循环录制可覆盖约 10 小时。若需长时间停车监控,可加装降压线(需专业安装)。
- 隐私保护
支持 “一键隐私模式”,关闭记录仪摄像头并加密本地存储,符合欧盟 GDPR 数据保护标准。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行车记录仪已从单纯的影像记录工具升级为智能驾驶生态的核心组件,其硬件性能与软件功能均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对于注重性价比和生态联动的用户,小米 SU7 的内置记录仪是极具竞争力的选择;若对画质有更高要求(如 4K 分辨率),可考虑第三方 4K 机型(如 70 迈 A800)搭配小米汽车 APP 使用。未来随着 OTA 持续升级,记录仪的智能化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