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在 2025 年已正式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小米 SU7 Ultra,并在技术研发、市场表现和产能布局上取得显著进展。以下是关键信息的详细梳理:
一、小米 SU7 Ultra 的上市与交付
- 车型定位与发布时间
小米 SU7 Ultra 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售价 81.49 万元。该车定位高性能纯电动轿车,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CLTC 续航达 630 公里,配备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
- 市场表现与产能爬坡
- 订单火爆:上市 2 小时大定突破 1 万台,3 月 2 日首车交付时订单已超 1.9 万台,提前完成全年 1 万辆的销售目标。
- 产能提升:小米汽车 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4 月产能预计达 3.7 万辆 / 月,供应链企业订单弹性显著。
- 技术亮点与行业突破
- 赛道性能:SU7 Ultra 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创下 2 分 09 秒 944 的最快量产车圈速纪录,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轻量化设计:通过投资蜂窝铝镁合金型材技术,车身减重 15%,白车身重量降至 320kg,制造成本降低 23%。
- 智能驾驶:雷军在 2025 年两会期间建议加快自动驾驶量产,小米 SU7 Ultra 已搭载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并计划 2026 年实现城市道路自动驾驶。
二、小米汽车的战略布局
- 车型矩阵扩展
- SU7 系列持续热销:2024 年小米 SU7 系列交付量达 13.69 万辆,2025 年计划推出 SU7 Ultra 和首款纯电 SUV 车型 YU7,覆盖 20 万 - 80 万元价格带。
- 供应链整合:通过投资轻量化材料、碳化硅电控模块等企业,构建 “自研 + 生态链” 供应链体系,降低成本并提升技术壁垒。
- 渠道与服务网络
- 线下门店扩张: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汽车全国门店达 235 家,4 月计划新增 33 家,覆盖保定、汕头等 7 座城市。
- 服务网络优化:全国已有 127 家服务网点,覆盖 75 城,提供 “线上预约试驾、线下体验交付” 的全链路服务。
- 国际化筹备
小米汽车计划 2027 年开启出海战略,目前已在欧洲市场亮相 SU7 Ultra,未来将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三、行业影响与挑战
- 市场竞争
- 对标豪华品牌:SU7 Ultra 以 50 万元价位切入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市场,购车群体中 BBA 用户占比超 50%。
- 价格战压力:尽管 SU7 Ultra 毛利率提升至 5%,但行业价格战加剧,小米需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摊薄成本。
- 技术研发投入
- 自动驾驶:小米计划 2026 年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量产,目前已与多家供应商合作开发智能驾驶技术。
- 电池技术: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支持 SU7 Ultra 实现 630 公里续航,未来或引入固态电池提升性能。
- 政策与供应链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智能网联试点政策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发展机遇。
- 供应链风险: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可能影响产能,小米通过 “摩德纳智能制造平台” 实时监控供应链,确保交付稳定性。
四、用户关注的核心问题
- 交付周期
目前小米 SU7 标准版交付周期为 33 周,SU7 Max 为 24-27 周,SU7 Ultra 因订单火爆交付周期约 1-4 周。
- 售后服务
小米汽车提供 “7 天无理由退换”“终身免费流量” 等服务,并计划在 2025 年新增 100 家服务网点。
- 技术升级
小米 SU7 Ultra 支持 OTA 升级,未来将通过软件更新优化自动驾驶功能和电池管理系统。
总结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已实现电动汽车的规模化量产,SU7 Ultra 的上市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入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凭借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和渠道扩张,小米汽车有望在 2025 年实现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并逐步向全球市场拓展。然而,行业竞争加剧和技术研发投入仍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