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025 年 4 月的最新信息,小米汽车的现车供应情况因车型和配置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关键分析:
一、基础车型(标准版、Pro 版、Max 版):无现车,需长期等待
- 交付周期极长
小米 SU7 标准版、Pro 版和 Max 版的交付周期已大幅延长至42-49 周(约 10-12 个月)。这意味着当前下单的用户需等待近一年才能提车,主要原因是订单积压严重(超 15 万辆)且产能爬坡缓慢。
- 产能瓶颈
尽管小米北京一期工厂月均产能已达 2.2 万台,但面对庞大的订单量仍显不足。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投产后两座工厂合计年产能 30 万辆,但短期内无法缓解供应压力。
- 市场需求旺盛
小米 SU7 在 2025 年一季度销量达 7.58 万辆,稳居新能源车型销量前五,反映出市场对基础车型的强烈需求。但产能不足导致现车供应完全依赖订单生产,无现货可提。
二、高端车型(SU7 Ultra):部分经销商有现车,需及时抢购
- 现车优惠信息
部分经销商(如鑫飞驰名车)在 2025 年 4 月推出 SU7 Ultra 现车促销活动,提供最高 1 万元优惠,且颜色齐全。这表明高配车型可能存在少量库存,但需通过线下渠道快速锁定。
- 交付周期相对较短
SU7 Ultra 的交付周期为22-25 周(约 5-6 个月),虽仍需等待,但明显短于基础车型。若用户接受较长等待,可通过官方渠道下单;若希望尽快提车,可联系北京等主要城市的经销商确认现车库存。
- 权益延续刺激订单
小米在 4 月延续了 SU7 Ultra 的首销权益(价值 9 万元),包括碳纤维部件、智驾功能终身免费使用权等。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订单积压,但也可能促使部分经销商释放少量现车以完成促销目标。
三、地区差异与渠道建议
- 北京地区现车可能性
北京作为小米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重点区域,部分经销商(如大兴区京南运通汽车园)可能优先分配现车。建议用户直接联系当地门店或通过小米官网查询实时库存(目前官网未开放库存查询功能,需电话咨询)。
- 直营模式限制优惠
小米汽车采用直营模式,全国统一售价,无现金优惠。但部分经销商可能通过置换补贴、赠品等方式变相提供优惠,需实地咨询。
四、未来产能释放与交付预期
- 二期工厂投产影响
北京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年中竣工,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这可能在下半年缓解供应压力,但 4 月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对当前现车供应无直接帮助。
- 新车型分流需求
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可能分散部分 SU7 的订单压力。但 YU7 尚未量产,短期内仍需依赖 SU7 系列支撑销量。
五、总结与建议
- 基础车型(标准版 / Pro 版 / Max 版)
- 结论:无现车,需等待 10-12 个月。
- 建议:若不急用车,可通过小米官网或 APP 下单,并关注官方产能动态;若急需用车,需考虑其他品牌。
- 高端车型(SU7 Ultra)
- 结论:部分经销商有现车,但库存有限。
- 建议:立即联系北京等主要城市的经销商(如鑫飞驰名车、大兴区京南运通汽车园),确认现车颜色和配置,并尽快完成支付以锁定车辆。
- 长期展望
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交付 35 万辆,并通过武汉工厂等新产能布局实现 2026 年百万销量目标。随着产能逐步释放,2025 年下半年现车供应可能有所改善,但短期内仍需依赖订单生产。
六、风险提示
- 订单波动与交付延迟
近期小米汽车周销量出现下滑(如第 15 周新增订单未破万),但存量订单充足,生产仍满负荷运转。若订单持续波动,可能进一步影响交付周期。
- 事故影响市场信心
2025 年 3 月底的 SU7 爆燃事故导致周销量环比下滑 34.6%,部分用户转向竞品。若后续质量问题频发,可能加剧现车库存积压,但目前尚未影响核心车型的生产节奏。
最终建议:若追求性价比且接受长等待,可选择基础车型;若预算充足且希望尽快提车,建议优先抢购 SU7 Ultra 现车,并密切关注二期工厂投产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