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在保险方面整体上可能相对不省钱,但具体情况因多种因素存在差异。
电车保险费用较高的原因
- 维修成本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一体化程度较高,智能设备和配件局部损坏可能需要成套维修更换。如部分新能源汽车采用一体化长车灯,一旦损坏需整灯更换,费用达数千元,而燃油车更换单个尾灯往往仅需几百元。同时,目前新能源汽车大量采用原厂配件,维修和零部件供给渠道相对有限,较高的维修费用抬高了新能源车险风险成本,影响保费水平。
- 出险率和赔付率高:2024 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 57 亿元,赔付率超过 100% 的车系有 137 个。新能源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 2.2 倍,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行业平均水平在 107% 左右。新能源汽车中的营运车占比高出燃油车 10 个百分点,且使用强度偏大;车主驾龄较短,35 岁以下新能源车主占总体新能源车主的比例较同年龄段燃油车主占比高 14 个百分点,多种因素导致新能源车险阶段性出现赔付率高及亏损现象。
- 车辆价值因素:电车,尤其是轿车和 SUV,其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燃油车,因此保险费用自然也相应提高。
相关政策及措施带来的积极变化
- 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保险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使车辆实际风险水平更加影响车险定价。
- 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对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部分高风险新能源汽车保费可能提升,低风险车型保费水平有望进一步下降。
- 推出多种创新产品:研究推出 “基本 + 变动” 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有利于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还将研究推出 “车电分离” 模式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换电车车主有望投保更优惠的车险产品。
此外,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会获得较低的定价系数,保费会相应下调。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成熟,以及保险公司在降低新能源车险方面的探索,如根据车辆的电池数据、驾驶行为数据、充电桩使用数据等进行差异化定价,优化定价模型,长期来看,新能源车险保费下降可能会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