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电车除了增程式,还有以下几种类型:
- 纯电动:
- 动力原理:依靠车载动力电池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运转来推动车辆行驶。
- 优势:能量转换效率高,运行时无污染、无噪音;日常使用成本低,在保养方面,由于没有复杂的发动机等机械部件,保养项目相对较少。
- 不足:受限于电池技术,续航里程有限,充电时间较长,且充电设施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可能导致充电不便。如小米 SU7,提供双电机四驱和后置后驱两种驱动形式,CLTC 纯电续航可达 700-830 公里,动力性能出众,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 2.78 秒。
- 插电式混合动力:
- 动力原理:兼具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驱动系统,既可以使用纯电模式行驶,也能切换到燃油模式,还能在行驶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协同工作。
- 优势: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问题,在纯电模式下能满足日常短途出行,节省燃油成本;在长途旅行或电量不足时,可切换到燃油模式继续行驶,无需担心续航问题。
- 不足:车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导致售价相对较高;车身较重,可能会对车辆的操控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如比亚迪海豹 06 DM-i 智驾版,CLTC 纯电续航里程为 120km,在电量不足时可依靠燃油发动机驱动。
- 燃料电池:
- 动力原理:通过氢气和氧气在燃料电池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为车辆提供动力,产物是水,几乎不产生污染物。
- 优势:能量转换效率高,加氢速度快,一般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加氢,续航里程长,能达到传统燃油车的水平。
- 不足:燃料电池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长城汽车计划在 2025 年推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此外,按照车辆类型划分,2025 年合法上路的电动车还有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轻便电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低速四轮电动车(过渡期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