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纯电车电池仍然具有一定的易燃性,这主要与其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有关,具体如下:
- 化学性质活泼:锂离子电池依靠锂离子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充放电,而锂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这本身就决定了锂电池具有易燃易爆的属性。
- 热失控风险:当电池发生内部短路、大电流放电、过充电等现象时,电池内部将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增加。当电池体系达到较高温度时,会激发电池内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造成电池热失控。此时电池会持续放热并产生大量含有氢气、甲烷、乙烷等的可燃混合气体,遇到明火等火源就容易燃烧甚至爆炸。
- 电解液易燃: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通常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具有易燃性。在电池热失控或受到外力破坏等情况下,电解液可能会泄漏出来,与空气接触后容易被点燃,从而引发火灾。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2025 年的纯电车电池在安全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2025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将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成为必检项目,这有助于推动车辆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车企和电池厂商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降低电池的易燃风险,如改进电池设计、加强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功能、采用更安全的电池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