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不爬窝” 意思是到 2025 年,电动汽车因电量耗尽、故障等原因导致在路上抛锚、无法行驶的情况会得到改善或基本避免。
一方面,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如宁德时代的 6C 磷酸铁锂电池能实现 “10 分钟充电续航 350 公里”,以及固态电池的逐渐量产,若能达到 “充电 10 分钟,续航 1000 公里”,将大大提升充电效率和续航里程,减少因电量不足导致的趴窝现象。同时,车企在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不断优化,例如大众 ID. 系列通过预留电池冗余电量,让表显电量为 0% 时仍保留部分可用电量,支持车辆低速行驶一段距离,为车主寻找充电桩争取时间。
另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5 年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目标不低于 80%,各地政府与企业加速布局超充网络,像重庆的数字捷充平台整合全市充电桩,西安投运的全液冷超充电站单枪功率可达 600kW,3 分钟补充 150 公里续航,接近燃油车加油的便捷性,这使得电车在长途出行或日常使用中更容易找到充电桩进行补能,降低趴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