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撞到并不一定会起火,但存在起火的风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电池系统方面
- 内部短路:电车的动力来源于电池,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在受到撞击时,电池内部的电芯可能会发生位移、变形,导致隔膜破裂,使正负极直接接触,形成内部短路。短路会瞬间产生巨大的电流,释放出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就会使电池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 电解液泄漏: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通常是可燃性的有机液体。当电池受到撞击,外壳可能会破裂,导致电解液泄漏。泄漏的电解液一旦遇到火源,就容易引发燃烧。
- 热失控:当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如 SEI 膜的分解、电解液与负极的反应、隔膜熔化、正极分解等,这些反应会进一步加剧温度上升,形成热失控状态,最终可能导致起火甚至爆炸。
- 电路系统方面:电车的电路系统较为复杂,撞击可能导致线路断裂、短路或接触不良。电路短路会产生大量热量和火花,可能点燃周围的易燃物,从而引发火灾。此外,如果车辆的电气系统存在老化、故障等问题,在撞击的外力作用下,也会增加起火的风险。
- 其他因素
- 车身材料:部分电车的车身采用塑料和铝合金等易燃材料,遭受撞击后,这些材料容易破碎、变形,可能会与电池或电路系统接触,引发短路或产生摩擦火花,进而引燃车辆。
- 外部环境:如果电车在碰撞后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周围有易燃物,也会增加起火的可能性。例如,车辆碰撞后电池包受损,电解液泄漏到地面,如果地面有油污等易燃物质,就容易被点燃。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车企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电车的安全性,如加强电池包的防护设计、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提高电路系统的可靠性等,以降低电车在碰撞后起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