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方冬季电车还能用吗

2025-03-30 02:30:18  阅读 4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北方冬季电车仍然可以使用,不过会面临一些挑战,同时也有诸多应对措施和技术改进来保障其使用,具体如下:

面临的挑战


  • 续航里程缩短:低温会使锂电池电芯内阻增大,电解液导电性变差,正负极材料活性降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续航里程减少。研究显示,在接近零度的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可能会减少约 30%。在北方冬季极端低温时,续航里程缩水可能更严重。
  • 充电效率降低:冬季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可能比夏季增加三倍,因为低温会影响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使充电速度变慢。在极寒天气下,还可能出现充不进去电的情况。
  • 能量回收系统效能下降:低温会对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产生影响,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效能会降低,减少可回收的能量。
  • 电子元件故障风险增加:低温可能导致电子元件出现故障,如隐藏式把手被冻住无法开门等,影响车辆的整体可靠性和使用体验。

应对措施和技术改进


  • 电池热管理系统升级:许多电动车型配备了电池预热功能,一些车企对电池热管理系统(BMS)进行了升级。通过 BMS 实时监测电芯温度,并利用充电桩或车辆自身电量预热电池至 10-15℃(较优工作温度),以降低内阻。例如,特斯拉的 “电池预热” 功能可在导航至充电站时自动启动。
  • 采用双向热泵空调:采用 CO₂热泵(如丰田 bZ4X),制热能效比(COP)可达 2-3,相比传统 PTC 加热省电 50%,同时回收电机余热为电池供暖,减少制热时的电量消耗,提高续航里程。
  • 使用新材料:在电池包内加入石蜡基相变材料(PCM),通过吸放热减缓低温对电池的影响。还可以使用硅碳负极或磷酸锰铁锂(LMFP)正极材料,降低低温下锂离子扩散阻力,提升低温续驶里程。部分车型选择通过支持直流桩对电池施加高频脉冲电流,借助内阻自发热升温,20 分钟内可提升电池温度 8-10℃。另外,全固态电池对低温条件的适应能力更强,实验显示,全固态电池在 - 30℃下仍能保持 80% 的容量,而传统液态电池在同等条件下仅剩 50%。

此外,像 2025 款极氪 007 所搭载的全栈 800V 高压系统,全面覆盖关键高压电器部件,提升了动力性能和充电效率,其 dTCS 分布式牵引力系统也提高了车辆在冰雪路况下的操控安全性。总之,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电动汽车冬季续驶里程的缩水大约可控制在 15%-20% 左右,为北方冬季使用电车提供了一定保障。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669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