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排队到明年有降价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相关因素分析:
- 市场竞争因素:
- 新车型大量涌入:2025 年有多款新车申报,如小米 YU7、阿维塔 06 等。为抢夺市场份额,新车型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或给出优惠条件,这会使市场竞争加剧,带动整体电车价格下降或出现更多优惠。
- 头部企业竞争:虽然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但头部企业为了巩固市场地位、提升销量,可能会在价格上做文章。如 2025 年年初,就有超过近 30 家车企宣布降价,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吉利等。
- 成本因素:
- 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多家知名投行预测电池原材料成本会继续降低,作为电车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成本下降会使车企造车成本降低,从而为降价提供空间。
- 技术成熟摊薄成本:车企的智舱、智驾、800V 平台等技术相对成熟,研发成本随着规模化效应被摊薄,也使得车企在价格方面有了一定的调整空间。
- 政策因素:
- 购置税优惠调整:2024 - 2025 年购买纯电动汽车可享受车辆购置税豁免,每辆车最高免税额为 3 万元;2026 - 2027 年期间购买则享受减半的车辆购置税,每辆车最高减税额为 1.5 万元。购置税优惠的减少,可能会促使车企在价格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吸引消费者。
- 地方补贴政策:部分地区继续开展 “以旧换新”“新能源下乡” 等活动,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车的实际购买价格,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不过,也有一些因素可能限制电车降价,如政府可能会出台措施遏制 “内卷式” 恶性竞争,使得车企打价格战受到限制。并且,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头部企业可能更注重可持续经营,会将车型售价稳定在合理区间,更多地采用赠送高级选装配置、保险补贴等变相降价方式,而非直接的价格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