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保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三电系统检查
- 电池方面:
- 检测电池的健康状态,查看电池组的电量保持能力、充放电效率等指标是否正常,通过专业设备读取电池内部的各项参数,确保电池不存在潜在的故障隐患,比如电池单体的压差是否在合理范围,若压差过大可能影响整体续航及电池寿命。
- 检查电池的冷却系统,因为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冷却系统正常工作才能保证电池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环境,要查看冷却液的液位、管路有无渗漏等情况,保障冷却液能正常循环带走热量。
- 查看电池外观有无鼓包、变形等物理损坏情况,即使有轻微的外部异常也可能预示着电池内部结构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 电机方面:
- 检查电机的运行状况,听电机运转时有无异常的声响,比如是否存在摩擦声、杂音等,异常声响可能意味着电机内部的轴承、绕组等部件有磨损或故障。
- 检测电机的绝缘性能,确保电机的绝缘良好,避免出现漏电等安全风险,这关系到车辆的电气安全以及正常行驶。
- 查看电机的连接线束,确认线束连接牢固,没有松动、破损等情况,以防出现接触不良影响电机的动力输出。
- 电控系统方面:
- 对车辆的电控单元进行软件检测,查看是否有需要升级的程序,车企往往会通过更新电控软件来优化车辆的动力输出、能量回收、续航管理等功能,提升车辆整体性能和驾驶体验。
- 检查电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像车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确保它们能准确采集数据并传递给电控单元,保证车辆能依据正确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动力调配等操作。
底盘部分保养
- 悬挂系统:
- 检查减震器是否有漏油现象,漏油会导致减震效果变差,影响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同时查看减震弹簧的弹性是否正常,有无变形、断裂等情况。
- 查看悬挂的各个连接部件,如球头、衬套等,确保它们连接紧密且有良好的活动性能,若这些部件出现松动或磨损过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异响,并且影响悬挂系统正常发挥作用。
- 制动系统:
- 检查刹车片的厚度,当刹车片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制动效果,危及行车安全,一般刹车片剩余厚度低于一定数值(通常 2-3 毫米左右)就要考虑更换了。
- 查看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刹车盘如果出现过度磨损、表面不平整等问题,会造成刹车时抖动、制动距离变长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打磨或者更换处理。
- 检测制动液的液位和质量,制动液液位过低会导致制动效果不佳,而如果制动液长时间未更换,含水量过高的话,会降低其沸点,在频繁制动时容易产生气阻,同样影响制动性能,所以要按车辆保养手册要求定期更换制动液。
- 轮胎部分:
- 查看轮胎的磨损程度,通过轮胎花纹深度来判断,一般轮胎花纹深度低于 1.6 毫米就不符合安全标准了,需要更换轮胎,并且要检查轮胎表面有无鼓包、裂缝、扎钉等异常情况,有这些问题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 检查轮胎的气压,合适的气压能保证轮胎的正常使用和车辆的行驶性能,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轮胎异常磨损、影响操控稳定性以及增加爆胎风险,不同车型的轮胎标准气压有所不同,要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来调整。
- 进行轮胎的动平衡检测,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出现方向盘抖动等情况,可能是轮胎动平衡出现问题,通过添加平衡块等方式来解决,确保轮胎在高速旋转时能平稳运行。
车身及内饰检查
- 车身外观:
- 检查车漆是否有划伤、剥落等情况,小的划痕可以及时进行修复处理,防止生锈等进一步损坏,对于较深的划痕可能需要重新喷漆。
- 查看车身的各个缝隙是否均匀,车门、后备箱等开闭是否顺畅,若存在缝隙异常或者开闭不灵活等问题,要检查是部件变形还是铰链、锁扣等部件出现故障并进行修复。
- 内饰方面:
- 清洁内饰,去除灰尘、污渍等,同时检查内饰各个部件,比如座椅调节功能是否正常、安全带能否正常伸缩且锁止可靠、车内灯光是否都能正常亮起等,保障车内各项设施都能正常使用,提供舒适且安全的驾乘环境。
其他常规检查
- 灯光系统:
- 检查车辆的大灯(远光、近光)、雾灯、转向灯、刹车灯、倒车灯等所有灯光是否能正常亮起,亮度是否符合要求,灯泡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因为灯光系统对于车辆在夜间行驶、转向、刹车提示等方面起着关键的安全保障作用。
- 雨刮器:
- 查看雨刮片的刮水效果,雨刮片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变硬等情况,导致刮水不干净,影响视线,这时就需要更换雨刮片,同时要检查雨刮器的电机及联动机构能否正常工作,保证在下雨天气能正常刮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 全车油水:
- 除了前面提到的制动液,还要检查冷却液、玻璃水的液位,冷却液不足要及时添加,玻璃水不够则会影响挡风玻璃的清洁效果,根据不同季节等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玻璃水(如冬季要用防冻型玻璃水)。如果车辆还有其他需要定期更换的油液(比如部分车型有减速器油等),也要按照保养手册规定的里程或时间间隔进行检测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