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购买电车后的保养可能存在以下一些常见情况,但不一定是 “套路”,了解这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保养过程:
- 保养项目与周期
- 常规检查:一般每行驶 1 - 2 万公里或半年至一年,需对车辆的外观、内饰、底盘进行检查,包括车身有无划痕、内饰磨损情况、底盘部件有无松动等。
- 三电系统检查:每 2 - 3 万公里或一年左右,要对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进行专业检测。检查电池的健康状态、续航能力,电机的运转性能以及电控系统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例如通过专业设备读取电池组的单体电压、内阻等数据,判断电池是否存在不均衡等问题。
- 制动系统保养:每 1.5 - 2 万公里,需要检查刹车片的厚度、刹车油的液位和质量。由于电车的动能回收系统会减轻一部分刹车的使用频率,但制动系统依然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所以要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 空调系统保养:每年或每 2 万公里左右,对空调滤清器进行更换,以保证车内空气的清洁度。同时,检查空调制冷、制热功能是否正常,制冷剂是否充足。
- 保养费用
- 基础保养费用:一般来说,电车的基础保养费用相对较低,每次可能在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主要包括一些常规检查和易损件的更换,如空调滤清器、雨刮片等。
- 三电系统保养费用:涉及到三电系统的深度检测和维护时,费用会相对较高。例如,电池组的均衡保养或电机的维修,可能需要几千元甚至更高的费用,不过这通常在车辆行驶较长里程后才会出现。
- 保养地点与渠道
- 4S 店保养:优点是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厂家培训,对车辆的技术参数和维修流程非常熟悉,能够提供原厂配件,质量有保障。但缺点是保养费用相对较高。
- 第三方维修店保养:其保养费用可能会比 4S 店低一些,但需要选择信誉良好、有专业电车维修资质的店铺。否则,可能存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配件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为了避免在保养过程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或被不合理收费,车主在保养前应仔细阅读车辆的保养手册,了解具体的保养项目和周期。同时,在保养时要向维修人员明确说明车辆的使用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要求对方提供详细的保养清单和费用明细,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