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车充电衰减什么意思

2025-03-29 23:29:11  阅读 4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电车充电衰减是指电动汽车的电池在经过多次充电循环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能够储存和释放的电量逐渐减少,充电效率降低,电池性能下降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 充电电量下降:例如原本能充入 40 千瓦时的电量,现在只能充入 30 千瓦时。
  • 续航里程缩短:同等电量下,车辆可行驶的距离比新车时明显减少,如新车满电可行驶 400 公里,衰减后可能只能行驶 300 公里。
  • 充电时长增加:由于电池性能下降,从低电量充到满电的时间会变长,比如以前从 20% 充到 80% 只需 30 分钟,现在可能需要 1 小时甚至更久。
  • 电量消耗加快:在行驶过程中,电量掉得比以前快,不耐用,可能表显还有 50% 的电量,但实际行驶不了多久就没电了。

电车充电衰减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

  • 充电循环次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会使内部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随着充电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极材料结构变化,电极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并不断增厚,阻碍锂离子传输,使电池内阻增加,容量下降。
  • 温度:高温环境会加速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使容量衰减加快,自放电率增加,还会促进电解液分解;低温环境则会增大电池内阻,使锂离子扩散速度变慢,可用容量降低,还可能引发锂枝晶生长,对电池结构造成不可逆损坏。
  • 充电电流和电压:过大的充电电流或过高的充电电压会损害电池,快速充电时,大电流使电池内部产生高温和高压,电极材料可能因局部过热发生结构变化,如正极材料晶格结构被破坏,负极材料出现锂金属沉积(锂枝晶)等问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 使用习惯:经常将电池电量用到很低水平(如低于 20%),使电池处于过度放电状态,电极材料承受更大压力,内部化学反应复杂不稳定,会加速电池老化。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63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