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2025 年的电车没有电池是无法通电的。
电车,无论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都由驱动电动机、电源(蓄电池)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其中,电池是为整车提供能量的源头,相当于内燃机车的燃油。电池储存的电能通过电流输出,经过功率调节器的调控,转化为驱动车辆的机械动力,从而推动车辆前进。如果没有电池,就没有电能来源,车辆的驱动电机无法获得电力,也就无法使车辆通电运行。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电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依赖传统意义上的车载电池实现通电运行,如:
- 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电车:这种技术通过铺设在地面或其他位置的充电线圈,与车辆上的接收线圈进行电磁感应,实现电能的传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只要处于无线充电设施的作用范围内,就可以接收电能,理论上可以减少对车载电池的依赖,但目前该技术还存在充电效率、成本、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尚未大规模普及。
- 使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装置的电车:超级电容具有充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可以作为辅助电源或部分替代电池为电车供电。一些城市的公交电车采用超级电容供电,在站点短暂停留时快速充电,利用超级电容储存的电能行驶到下一个站点。但超级电容也存在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问题,通常不能完全替代电池作为唯一的电源。
- 日产 e - POWER 技术的车辆:其内燃机只负责发电,车轮则 100% 由电机驱动。在这种系统中,电池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储备介质,但其在能量转换和输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参与输出为电机供电。如果没有电池,整个系统的能量流转会受到影响,车辆无法正常通电行驶,但从某种角度看,内燃机作为能量源头可间接为车辆提供电能。
此外,在一些实验性或概念性的电车设计中,可能会探索使用其他能源转换方式或储能装置来替代传统电池,如采用太阳能光伏板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驱动车辆,或使用新型的储能材料和技术。但截至 2025 年,这些技术大多还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尚未在量产的电车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