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新能源电车使用热风是费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加热原理:新能源电车的暖风系统通常依赖电热元件来产生热量,常见的是 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阻加热,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发热,再利用鼓风机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入车厢。PTC 元件的功率一般在 2-3kW 之间,如果连续工作 1 小时,将消耗大约 2-3kWh 的电能。相比一些更高效的制热方式,这种直接电阻加热的方式热效率较低,功率较大,所以耗电量相对较高。
- 低温环境影响:在冬季,新能源电车的电池性能本身就会有所下降,电池内阻增大,充放电效率降低。此时使用热风,电池需要付出更多的 “代价” 来提供足够的电量,这会进一步增加整体耗电量。而且,当外界温度过低时,比如降至零下十几度甚至更低,为了达到设定的车内温度,热泵(如果车辆采用热泵系统)可能需要频繁启动压缩机,且压缩机需要以更高的功率运行,也会导致耗电量大幅增加。
- 人体制热需求:人们在冬季使用暖风时,通常希望车内温度能达到 25℃甚至更高,这意味着需要将车内温度提升的幅度更大。从热力学角度来看,提升的温度差越大,所需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而且,制热时不仅要提升空气温度,还要加热车内的座椅、内饰等物体,这进一步增加了能耗。
不同车型和暖风系统的设计差异会导致实际的耗电量有所不同。一些采用热泵系统的新能源车,通过从车外空气吸收热量来提高效率,相对传统电阻丝加热方式会更省电,但在极寒条件下,其制热效率也会降低,仍会消耗较多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