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燃油车和电车在结实程度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总体来说都能满足日常使用和安全标准,以下是具体情况:
- 燃油车
- 机械结构: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部件复杂,长期使用后,一些部件可能会因磨损而出现故障,影响车辆性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车辆就不结实。像丰田亚洲龙在 2025 年 J.D. Power 可靠度调查中,以最低故障率(PP100 值 162)登顶,成为燃油车可靠性标杆,说明其机械结构的稳定性较高。
- 车身与底盘: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较重,长期重压对底盘悬挂和车架刚性是个考验。不过,许多燃油车厂商拥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在车身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上也很考究。例如本田 CR - V,北美 IIHS 统计 15 年以上车龄存活率 89%,底盘防腐与激光焊接工艺堪称 “锈蚀绝缘体”,能保证车身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好的结构强度。
- 电车
- 动力系统:电车的电机结构相对简单,转动部件少,正常使用下能长时间维持稳定性能输出,很少出现类似燃油机的复杂机械故障。并且电机日常维护简便,无需机油润滑和火花塞点火等额外步骤,仅需定期检查电路和冷却液。
- 车身与底盘:电车的底盘布局简洁,电池平铺设计优化了车身配重,减少了底盘局部受力不均的问题。同时,车身结构无需预留大面积发动机舱,设计更灵活,一体成型工艺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刚性,抗扭抗冲击能力出色。例如别克 E5 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电池包壳体选用六横七纵高强度井字形结构,密集的横梁采用强度高达 1500Mpa 的热成型钢,抗挤压能力为 100kN,是国家标准要求的 3 倍,能有效抵御外力冲击。
总体而言,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车,在正常使用和保养的情况下,都能够提供可靠的使用性能和足够的安全保障。车辆的结实程度不仅取决于车辆类型,还与车辆的品牌、质量、生产工艺、使用环境以及日常维护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