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 2025 年并非完全不用电车,不过,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在 2025 年确实面临一些挑战,导致其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波折,具体原因如下:
- 市场因素
- 消费者预期影响:消费者认为未来 2-3 年电动汽车技术会进步、价格会更亲民,所以持币观望,等待更好的车型推出,导致当前电动汽车购买意愿不强。例如,一些消费者会觉得现在购买的电动汽车可能很快会因技术更新而贬值,不如再等几年。
- 经济环境制约:高利率和市场低迷使得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降低。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购买电动汽车需要贷款,而高利率会增加贷款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
- 基础设施因素
- 充电桩数量不足:欧盟未能达成 2025 年拥有 100 万个充电桩的目标,充电设施分布不均且支付系统不统一。在一些偏远地区,充电桩的数量更是稀少,这使得消费者担心在行驶过程中无法及时充电,从而影响了他们购买电动汽车的决策。
- 产业因素
- 电池供应问题:欧洲本土电池产业发展缓慢,唯一一家电池企业还未能量产,依赖进口电池容易被卡脖子,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 合规成本增加:2025 年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预测大幅下调,从年初的 27% 降至 21%,这增加了制造商的合规成本,使得一些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变得更加谨慎。
- 政策因素
- 能源危机影响: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供应紧张,部分国家如瑞士为应对冬季电力供应,限制电车上路,优先保障电网稳定。
不过,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在推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例如,为了满足更严格的排放限制,汽车制造商计划在 2025 - 2027 年推出几款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这可能会推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