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锂电电量表的准确性较以往有一定提升,但仍难以达到完全准确,具体情况如下:
- 技术进步推动准确性提升: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不断发展,例如亚德诺半导体的第四代 BMS IC 能够提供高精度电芯电压和温度监控,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有助于提升电量测量精度。另一方面,各大企业也在积极研发相关专利技术来提高电量计算的准确性,如上汽通用五菱申请的 “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专利,可提高车辆 VCU 确定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的准确性。华宝新能源申请的 “剩余电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 专利,考虑了电池老化对剩余电量计算精度的影响,也有助于提高计算精度。
- 多种因素限制准确性:电池本身特性方面,不同化学材料的电池,如磷酸铁锂、钴酸锂和 NMC 电池等,有不同的性能需求,像磷酸铁锂电池平缓放电曲线要求高精度电压测量。同时,电池的健康状态、充放电过程等也会影响电量估算。此外,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极端气候下,如零下 40 度的低温和零上 50 度的高温,电池性能和可用容量会随温度变化而波动,加大了电量估算难度。还有,电车的工况复杂,路况和驾驶习惯不同,也使得电量估算面临挑战。
总体来说,2025 年电车锂电电量表的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一定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