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比亚迪电车电池是安全的,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电池结构与材料:比亚迪采用刀片电池技术,将电芯设计为超薄长条形状,直接集成于电池包内,使空间利用率提升 60% 以上。刀片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这种材料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在针刺测试中表面温度仅 30℃-60℃,远低于国标要求的 “不起火、不爆炸” 阈值,能有效避免热失控。
- 电池管理系统(BMS):准确估测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保证 SOC 合理,显示剩余电量。对电池进行动态监测,采集相关数据,防止过充过放,识别问题电池。实现电池间的均衡,使电池组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
- 电池模组与电池包设计:模组内部采用先进的软连接 + 激光焊接工艺和铝排焊接替代螺纹连接,保障安全。模组间通过气凝胶实现隔热隔火设计,延缓单体间热量传递,隔离问题单体。电池托盘采用韧性高的铝合金材料,空心蜂窝结构能吸收碰撞能量,同时配备隔热隔火、能量泄放和自动灭火装置,还设计了气体定向排放功能,控制内压防止爆炸。
- 热管理系统:新一代电池智能温控管理系统采用直冷直热技术,提升能效和冬天续航能力。例如,立体流道复合温控系统引入冷媒冷却,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实现快速降温,避免电池过热。
- 车身结构设计:车体结构采用大量高强度材料,确保乘员舱安全性,碰撞时通过缓冲吸能区转化能量,保证电池安全。e 平台 3.0 的 CTB 技术将电芯和车身高刚性结构融合,大大提升了车身的扭转刚度,进一步增强了车身的整体安全性。
此外,比亚迪还建立了七维四层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机制,对可能引发热失控的情况进行全面把控,并对出厂车辆的电池包进行全方位安全测试,包括单体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整体等,且车辆历经超 100 万公里耐久验证,包括极寒和极热全工况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