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修理缺人工费,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短缺,以下是具体原因:
- 专业存在壁垒: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数字化程度较高,电子类、通信类故障明显较多。以动力电池为例,由于系统涉及高压等安全问题,加之不同产品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一旦发生故障,维修难度较大。机械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具象,但电力、电子知识则要抽象很多,故障需通过各种设备检测才能间接体现出来,学习门槛大幅提升。传统汽修店技师多为机修师傅,对电气化原理的学习能力不足,难以转型。
- 职业院校培养力度不足:当前,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人才需求持续攀升,但从总体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模仍不足。一些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院校,每年毕业生数量有限,且毕业前几乎全部与各大整车厂签约,导致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无法下沉到广大汽修门店。此外,新能源技术持续更新,也给人才培养带来挑战,教师掌握前沿技术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起来则更加困难。
- 整车厂核心技术未对外开放:由于各新能源汽车品牌电池、电机、电控 “三电” 系统核心技术并未对外开放,一般传统汽修店难以获得厂家的维修授权。如果问题涉及 “三电” 系统故障,传统汽修店往往不会修,也不敢修,这使得能够修理电车的专业人员范围较窄。
以上因素导致能够从事电车修理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供不应求,从而使得人工费用增加,出现电车修理缺人工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