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国产电车使用的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
- 磷酸铁锂电池:
- 使用情况:2025 年 1-2 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达 58.6GWh,占总装车量的 79.6%,同比增幅高达 199.9%,在国产电车中占据主流地位。
- 优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热稳定性好,不易发生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循环寿命长,可达到 2000 次以上,降低了电池更换成本。成本相对较低,原材料来源广泛,有助于降低电车的整体售价。
- 不足: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同等电量下电池体积和重量较大。低温性能较差,在寒冷地区充电效率和续航里程会受到较大影响。
- 三元锂电池:
- 使用情况:2025 年 1-2 月,三元锂电池累计装车量 15GWh,同比下降 23.3%,市场份额萎缩至 20.4%。
- 优势:能量密度高,能够在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内存储更多的电量,使电车拥有较长的续航里程。低温性能好,在北方寒冷地区能够保持较好的电池性能,续航里程衰减相对较小。
- 不足:高温稳定性较差,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热失控等安全问题。循环寿命相对较短,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容量衰减相对较快。成本较高,原材料中的钴等金属价格较高。
- 固态电池:
- 使用情况:2025 年是固态电池发展的关键一年,多家企业开始进行装车技术验证。如上汽名爵等车企将在新车型上搭载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主流电池企业均计划在 2025 年进行装车技术验证,为后续的量产做准备。
- 优势:能量密度更高,有望使电车的续航里程得到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更好,采用固态电解质,不易发生泄漏、燃烧等安全事故。低温性能优异,能够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
- 不足: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存在制造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规模化生产难度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