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充电在站外面可能有以下原因:
- 安全规定限制:多地出台规定,禁止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区域进行充电,以减少火灾等安全隐患,所以电车只能在室外专门的充电区域充电。例如,2025 年 5 月 1 日起,《重庆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新建的公共场所和住宅必须配套建设充换电设施,原来的场所需要负责统筹补建充电设施,并明确了一系列安全要求;北京市也实施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公共门厅、疏散通道等区域充电,违规个人和单位将面临罚款。
- 室内空间不足:一些老旧小区或商业场所,室内空间有限,难以设置足够的充电设施,无法满足电车充电需求。而室外空间相对开阔,可以根据需要建设更多的充电桩,以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
- 便于设施安装与维护:室外空间便于充电桩等充电设施的安装和布线,施工难度相对较低。同时,室外充电桩的维护和检修也更加方便,技术人员可以更便捷地 access 到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故障排除和设备升级等工作,减少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和干扰。
- 充电场景多元化: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充电便利性的要求提高,充电场景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室内停车场充电,室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商业区等场所也建设了大量充电桩,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充电需求。例如,2025 年全国已建成 3500 座超充示范站,美团充电数据显示,3 月以来景区充电桩使用率同比增长 127%,“充电 + 旅游” 成为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