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高速充电的感受可以用 “喜忧参半” 来形容,具体如下:
- 喜:
- 充电速度显著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2025 年不少电动汽车配备了先进的电池技术和充电系统,如极氪 001、007 等车型首发搭载了极氪全栈自研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最大充电倍率达到 5.5C,从 10% 充至 80% 只需 10 分半,充电 5 分钟即可行驶高速两小时。小鹏、蔚来、理想等品牌也有不少车型支持超快充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电量,大大减少了充电等待时间。
- 充电桩覆盖率提高: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统计,2025 年全国 6000 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覆盖率超过了 97%,基本能满足电车在高速上的充电需求,车主不用担心因找不到充电桩而陷入困境。
- 充电设施智能化:一些服务区的充电桩配备了智能系统,可通过手机 APP 提前查看充电桩的使用状态、预约充电等,方便车主规划行程。同时,新上线的 “云眼” 系统等智能运维网络让值班人员可以远程了解充电桩的实时状况,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预测拥堵站点,运维团队就能提前调度现场设备和人员,提高充电的便利性和效率。
- 忧:
- 充电排队现象仍存在: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如 2025 年春节假期前后,进出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高速公路,电车排队等待 1-2 个小时才能充电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规模不一,小的站只有 4-6 根充电桩,即便有多个第三方运营方建站,但总数仍然偏少,120kW 以上的超快充桩更少,难以满足大量电车同时充电的需求。
- 充电资源错配:部分充电桩因运营商不同,需反复注册充值,操作门槛令车主崩溃。同时存在车辆的充电性能不一,400V 车型和 800V 车型混排,有 400V 车型占了高功率充电枪,但充电速度并不会快,有的 800V 车型只能被迫使用低功率充电枪,影响整体效率的情况。还有些充电站会出现被其他非适合超快充车型占用超快充桩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影响其他车主的充电体验。
- 续航焦虑依然存在:尽管充电桩覆盖率有所提高,但电车高速行驶时因风阻增加、空调耗电等因素,续航普遍打 6-7 折,冬季低温下甚至腰斩至 50%。为避免电量耗尽,车主需预留 80-100 公里续航寻找充电桩,这进一步压缩了实际可用里程,使得车主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仍会存在电量方面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