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送外卖使用配送电车是相对安全的,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以下是具体分析:
安全方面
- 相关规范保障:多地出台了针对外卖配送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规范。例如,厦门自 2025 年 1 月 10 日起实施的《厦门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规范》要求,平台对使用电动自行车配送的,按照最高速度 25 公里 / 小时、守法行驶可完成配送任务的标准设定配送时限、路线,避免因任务设定不合理增加安全风险。这样的规定能有效防止骑手为赶时间而超速行驶。
- 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对骑手的安全教育培训日益重视。平台经营者、餐饮提供者和送餐经营者需对登记的网约配送员进行配送能力和交通安全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在岗培训。通过培训,骑手能够更好地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减少违规行为。
- 车辆及充电安全改善: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要求电动自行车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不得出厂、销售。另一方面,浙江等地推行 “以换代充” 计划,为骑手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国标电动自行车及便捷高效的换电服务,降低了因充电引发的安全风险。
风险方面
- 交通状况复杂:城市道路上车流量大、路况复杂,即使骑手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遭遇其他车辆或行人的违规行为,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例如,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可能不注意观察路况,与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或者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等,也会给骑手带来安全隐患。
- 工作强度较大:虽然有配送时限的规范,但外卖行业的工作性质仍然较为紧张,部分骑手可能会在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反应速度和判断力。此外,为了增加收入,一些骑手可能会选择在交通高峰期配送,这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 个别骑手违规:尽管有培训和管理措施,但仍有部分骑手可能会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安全规定,如闯红灯、逆行、随意变道等。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威胁。
总体而言,2025 年送外卖使用配送电车的安全性在逐步提高,但要实现绝对安全,还需要政府、企业、骑手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交通管理和执法力度,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骑手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制度,社会公众也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