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冬季电车续航不行,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
- 电池性能受低温影响
- 电解液变化:目前电车多采用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冬季低温时,电解液会变得粘稠,锂离子活性降低,电池内部电阻增大,导电性能变差,使得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可用容量衰减,进而影响续航。例如,宣传中的 800 公里续航,在冬季可能因电池性能下降只能跑出 350 公里。
- 电极材料变化:低温环境下,负极材料晶格会收缩,导致电池充电过程出现衰减,电池能够储存的电量减少,续航里程缩短。
- 辅助系统耗电增加
- 空调制热:与燃油车可利用发动机余热制暖不同,纯电动汽车需要消耗电量来给空调制热。冬季车厢内的空调使用频率大幅增加,且许多中低端纯电动车采用 PTC 热敏电阻型加热系统,这种系统热能利用率低,耗电量大。即使部分中高端纯电动汽车采用热泵空调系统,冬季续航里程仍然会受到较大影响。试验表明,电动汽车以 - 7℃标准进行测试时,空调耗电的比例一般占整车电耗的 20%~25%。
- 电池加热:为了确保电池在低温下的活性,电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会在车辆停放或行驶过程中对电池进行加热保暖,这部分能量消耗也会减少用于驱动车辆的电量。主流电动车使用的液冷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是 25 摄氏度,低温下电解液流动性降低,电池性能下降,需要消耗更多电量来维持其工作温度。
- 行驶阻力增大
- 空气阻力:冬季气温降低,空气密度增大,例如 - 7℃的空气密度是 25℃空气密度的 1.12 倍,车辆行进时的空气阻力自然变大,风阻系数成为耗电的关键因素之一。
- 传动阻力:传动系统里的润滑油脂在气温降低后会变得更加黏稠,效率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加驱动电耗,导致电动汽车在冬天用同样的动力行驶,消耗的电量比其他季节更多。
- 轮胎阻力:低温环境下,轮胎橡胶会变硬,轮胎滚动阻力增加,使得车辆行驶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阻力,进而影响续航里程。有数据显示,冬季轮胎滚动阻力会增加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