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油车不会被电车完全取代,但电车的市场份额会显著提升,油车和电车将处于共存状态,并呈现出电车主导增量、油车收缩存量的格局。具体如下:
电车发展迅速
- 销量与渗透率:2025 年 1 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 90 万辆,同比增长 31%。业内权威机构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 1560 万至 1650 万辆,渗透率将攀升至 55%-60%。全球电动汽车普及率预计将超过 30%,中国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 成本与技术:锂电产业链迎来拐点,电动车成本压力缓解。2025 年被称为 “汽车基础智能化元年”,L2 + 辅助驾驶系统下沉至主流车型。半固态电池加速上车,推动续航与安全性提升。中国 “车 - 能 - 路 - 云” 融合战略加速充电桩建设,充电桩与电动车的比例目标为 1:6,“里程焦虑” 问题得到缓解。
- 政策支持:1 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商务部等 8 部门办公厅发布通知,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2025 年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的最后一年,有利于下半年销量增长。
油车仍有生存空间
- 技术成熟与使用便捷:燃油车的内燃机技术成熟,故障率低至 0.2%。维修网点遍布城乡,维修速度快、成本低。相比之下,电车在寒冷天气续航大幅缩水,快充站排队时间长,家庭充电桩安装率仅 30%。燃油车一箱油可跑 800 公里,加油站遍布各地,加油仅需 5 分钟,具有明显的便捷性。
- 保值率与性价比:2025 年新能源车 3 年保值率不足 50%,而丰田混动、大众 EA888 等燃油车仍能守住 60% 底线。同级车型中,纯电车价格普遍比燃油车高 3-5 万元,对于年均行驶 1 万公里以下的家庭,电车总成本优势不足,燃油车性价比更高。
- 能源与政策因素: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 31%,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依赖廉价石油。沙特、俄罗斯等石油大国死守油价底线,全球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德国联合多国反对欧盟禁燃令,印度、墨西哥禁燃时间表模糊,政策的 “柔性执行” 为燃油车提供了生存空间。此外,丰田氢内燃机、保时捷合成燃料等新技术也为燃油车发展带来新可能。
总之,2025 年电车虽发展迅速,但油车在技术成熟度、加油便捷性、保值率等方面仍具优势,在长途运输、寒冷地区、传统车企存量市场等特定场景以及发展中国家,油车的保有量在短期内难以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