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不买电车保险可能有以下原因:
- 保费过高:
- 赔付率高:新能源汽车的高出险率和高赔付率,让保险公司面临亏损风险。2023 年全行业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为 109%,赔付率为 84%,比燃油车高约 10 个百分点。同级别事故中,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等大零部件损坏可能导致报废,维修费用高昂,抬升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例如,一位增程车车主的汽车底盘磕碰电池包,维修费高达 17 万元。
- 风险评估困难: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的相关数据掌握不充分,加上新能源车技术不断改进,难以准确判定风险是来自车本身还是车主驾驶习惯,导致定价受到影响,为覆盖风险可能上调保费。如一些一年里程超过 2 万公里或被判定有网约车之类行为的车辆,风险系数评分高,保费会大幅上涨。
- 投保难:
- 部分车型受限: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对某些新能源车型进行管控,限制承保或提高保费。如比亚迪秦、广汽埃安、吉利几何 A 等多款新能源车在社交平台上被网友反映续保时遇阻。
- 业务调整:保险公司可能因自身业务调整,对新能源商用车等特定车型设置保额上限,甚至拒绝承保。例如,部分地区的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货车商业险的承保较为谨慎,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的门店直接告知新能源货车商业险一概不保。
- 对保险的认知和需求差异:
- 险种不实用:部分车主认为一些传统燃油车的险种对电车来说不太实用,如玻璃险、涉水险、自燃险(质保期内)等,在只购买交强险等必要险种的情况下,会觉得整体保险需求不大。
- 心存侥幸:一些车主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好,车辆使用环境安全,不会发生事故,所以觉得购买保险的必要性不大。但这种想法忽略了交通事故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不过,不买电车保险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被盗抢或其他意外情况,车主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建议车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保险的保障作用和成本,选择合适的保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