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在 2025 年值得考虑的电车电池类型:
- 固态电池:
- 能量密度高:其比能量可达 250-900Wh/kg,相比之下,传统锂离子电池一般为 150-250Wh/kg,能让电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
- 安全性好:使用固体电解质,可避免传统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存在的漏液、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隐患,降低热失控风险。
- 循环寿命长:循环耐久性可达 10,000-100,000 次,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 500-2000 次,可减少电池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
- 锂离子电池:
- 磷酸铁锂(LFP)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热稳定性好,不易发生热失控。且循环寿命长,一般可达到 2000 次以上的完整充放电循环。成本相对较低,随着技术发展,能量密度也在不断提升,目前一些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 200Wh/kg,能满足不少电车的日常使用需求。
- 高镍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较高,能为电车提供较长的续航,例如 NCM811 等高镍三元材料电池,能量密度可超 250Wh/kg。而且具备较好的充放电性能,能实现较快的充电速度和较高的输出功率。不过,高镍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相对磷酸铁锂电池稍差,对电池管理系统要求较高。
- 钠离子电池:钠资源丰富,成本较低,有望降低电车的整体成本。其化学性能相对稳定,在过充和高温环境下,热稳定性优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较高。此外,钠离子电池还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充放电性能,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但目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循环寿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上内容基于当前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实际选择还需综合考虑电车的使用场景、价格、性能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