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有运营证的电车整体来说有较好的销售前景,以下是具体分析:
政策利好
- 老旧车辆淘汰补贴:多地出台老旧柴油营运货车 “以旧换新” 补贴新政,如上海率先将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至国四老旧柴油运营货车,且购买新能源重卡单台最高补贴能拿到 28 万元,这促使大量用户购买新能源电车并办理营运证,增加了市场上有运营证电车的供给和需求。
- 公共领域电动化推进:根据交通运输部印发的《综合运输服务 “十四五” 发展规划》,到 2025 年,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要达到 72%、35% 和 20%。多地也在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力争达到 80%,这为有运营证的电车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市场需求增长
- 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和企业对环保型交通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电车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特点,符合环保要求,受到更多运营企业和个人的青睐。
- 运营成本优势:电车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燃料费用和维护保养方面。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车的电费成本通常较低,且电动车辆的机械结构相对简单,维护保养成本也较低,长期来看能为运营者节省不少开支,这使得有运营证的电车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 市场规模扩大:中信建投研报表示,预计 2025 年国内电车销量 1560 万辆,市场规模的扩大意味着运营领域对电车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有运营证的电车在二手市场或新进入运营领域的市场中都有机会获得较好的销售成绩。
技术进步
- 续航里程提升: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电车的续航里程逐渐提高,能够满足更多运营场景的需求,减少了运营过程中的充电次数和时间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增强了有运营证电车的市场吸引力。
- 智能化配置增强:2025 年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将进入全面加速期,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趋于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这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还能提高运营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为有运营证的电车增加了卖点。
不过,有运营证的电车销售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充电不便;电池成本较高,车辆价格相对较高;以及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品牌和车型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和销售难度增加等。但总体而言,基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2025 年有运营证的电车销售前景较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