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容易出现动力故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电池相关问题
- 电池老化:电车的动力电池随着使用时间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加,会逐渐出现老化现象。例如,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会逐渐减少,导致电池的容量下降、内阻增大。这会使电池能够输出的电能减少,无法为电机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出现动力不足等故障。
- 使用环境恶劣:如果电车经常在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下使用,会加速电池的老化和性能衰退。例如,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容易导致电池过热,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黏稠度增加,离子传导速度变慢,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会降低,也会影响动力输出。
- 充电习惯不良:频繁的快充、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等不良充电习惯,也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增加动力故障的风险。例如,快充虽然方便,但会使电池在短时间内承受较大的电流,容易导致电池内部的电极材料受损;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会使电池的电极过度极化,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池管理系统故障
- 监控功能失效: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主要作用是监控电池的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如果 BMS 出现故障,无法准确监控电池状态,就可能导致电池过充、过放、过载、过热等问题,从而影响电池性能和行车安全,甚至引发动力故障。
- 通信故障:BMS 与车辆的其他控制系统之间需要进行通信,以实现对动力系统的精确控制。如果 BMS 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出现故障,如 CAN 通信故障,就会导致信息传输不畅,使车辆的动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电机及驱动系统故障
- 电机故障:电机是电车的动力核心,其故障会直接影响动力输出。电机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机械故障如定子铁芯损坏、转子铁芯损坏、轴承损坏和轴损坏等,可能是由振动、润滑不足、转速过高、静载荷过大或过热等引起的磨损、压痕、腐蚀、电蚀和开裂等原因造成。电气故障主要是定子绕组故障和转子绕组故障,由接地、短路、开路、接触不良和笼型转子线棒断裂等引起。
- 电机控制器故障:电机控制器负责控制电机的运转,如果电机控制器出现故障,如 IGBT 故障、输入电源线和接地线故障、整流二极管短路、DC 母线接地故障、DC 侧电容短路、晶闸管短路、温度超限报警、相电流过流、过压欠压等高压电气系统故障,就无法正常控制电机,导致动力系统出现问题。
线路和连接件故障
- 连接松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不断振动,这可能导致电池之间、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线路与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螺栓松动。连接螺栓松动会使接触电阻增大,造成电池组内部能量损耗增加,导致车辆动力不足,甚至出现虚接故障,引发高温、电弧等问题,损坏部件,影响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 线路老化: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增加,线路会逐渐老化,出现绝缘层破损、导线断裂等问题。线路老化会导致电阻增大、电流传输不畅,还可能引发短路、漏电等故障,从而影响动力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软件和系统标定问题
- 软件缺陷:电车的动力系统由复杂的软件进行控制,如果软件存在缺陷、漏洞或与硬件不兼容,就可能导致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例如,软件可能会出现误判电池状态、错误控制电机输出等情况,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
- 系统标定不准确:车辆的一些参数标定需要精确设置,如电池温度的安全阈值、电机的控制参数等。如果系统标定不准确,当实际情况接近或超出标定范围时,系统可能会采取错误的保护措施,限制车辆的动力输出,以确保安全,但这也会导致动力故障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