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锁电可能有以下原因:
- 电池管理系统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在保障电池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超出 BMS 设定的安全范围时,为防止进一步损害,BMS 会选择锁电。例如,若电池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异常,可能导致过充或过放情况,此时 BMS 为了避免电池过热引发自燃或不可逆的损害,会限制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或容量。
- 外部环境因素与电池性能衰减:外部环境对电池性能影响显著。在极寒环境下,分子运动能力下降,电化学反应速度以及物质传输都会减慢,锂离子传输变慢会导致大量锂堆积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形成锂枝晶,易引发短路和火灾;同时,低温放电深度过深会使部分锂成为 “死锂”,造成容量永久损失。极热环境同样会影响电池性能,加速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可能导致电池寿命缩短。随着时间推移,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会逐渐减弱,性能衰减到一定程度时,BMS 可能会选择锁电以确保电池安全。
- 充电设施与充电习惯的影响:使用不兼容或质量不合格的充电设备充电,可能会对电池组造成损害,导致 BMS 采取锁电措施。例如,不规范的充电设备可能输出不稳定的电流和电压,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过程。频繁的快速充电或放电、长时间过度充电等行为也会对电池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增加锁电风险。
- 车辆系统故障与软件更新:电池管理系统的传感器或控制器出现故障,可能会误判电池状态,导致不必要的锁电。例如,传感器故障可能导致 BMS 错误地认为电池处于过充或过放状态,从而采取锁电措施。软件更新可能会导致 BMS 的锁电策略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一些车企通过 OTA 升级对车辆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远程更新,可能会调整锁电策略,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