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铁岭是否适合开电车,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以下是具体分析:
- 基础设施方面:
- 公共充电桩数量逐渐增加:铁岭自 2016 年逐步开始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截至目前,已建设运营充电设施终端 258 个(不含居民自建充电设施),其中快充终端 222 个,慢充终端 36 个。此外,铁岭交通运输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铁岭县的 4 个乡镇布设了充电设施,并将在人流量较大的金峰小镇安装充电设施,同时启动枢纽站二期工程,新建 16 个直流、1 个交流充电桩。市发改委也在牵头编制相关规划,对充电设施建设进行布局,如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车位比例不低于 10%,并预留 5% 的建设安装条件等。
- 小区充电设施逐步完善:铁岭县正在积极协调规划、建设部门,要求新建小区停车场应有集中布置的充电桩,单个车位也预留安装充电桩的硬件设施条件,电动自行车棚要设置相应的充电位;对已建小区加大整改力度,尽可能利用小区公共部分安装充电桩,目前已在莲花湖一号小区统一安装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位 100 个,下一步还将对浅水湾和凡河新村小区进行安装。
- 气候条件方面:
- 冬季低温影响电池性能:铁岭冬季较为寒冷,而低温会对电动车电池产生较大影响,导致电瓶续航能力显著减弱,还可能影响电池的长期耐用性,甚至出现亏电情况,需要靠电瓶接线才能启动。不过,如果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冬季可切换至混动模式,利用发动机辅助电池供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对车辆的影响。
- 政策环境方面:
- 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有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铁岭市也在积极落实,如市国资委推进充电桩 “送充电服务下乡”,这有利于电动车在铁岭的推广和使用。
- 车辆技术方面:
- 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都在不断提高,虽然铁岭冬季寒冷,但车辆技术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低温带来的续航里程降低等问题,使电动车能更好地适应铁岭的气候和需求。
总体而言,2025 年铁岭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和车辆技术发展等方面都为开电车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寒冷气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仍然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能够合理选择车型,如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关注充电设施的分布和使用,那么在铁岭开电车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