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电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没有油箱,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油箱。以下是关于电车充电方式的介绍:
- 纯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 家用充电桩充电:在家中安装专用的充电桩,一般功率在 7kW 左右,使用 220V 交流电,充电速度相对较慢,但适合夜间低谷时段充电,能充分利用低价电费,充满电一般需要数小时到十多小时不等,具体取决于电池容量和充电桩功率。
- 公共充电桩充电:在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商业区等地设有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有多种功率规格,包括慢充桩和快充桩。慢充桩功率与家用充电桩类似,快充桩功率通常较高,如 60kW、120kW 甚至更高,能在较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能,例如使用 120kW 的快充桩,充电半小时左右可使车辆续航增加数百公里。
- 换电模式:部分车企采用换电模式,如蔚来汽车。用户将车辆开到换电站,由工作人员将耗尽电量的电池组更换为充满电的电池组,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类似于燃油车加油,能有效解决充电等待时间长的问题,但目前换电站的数量相对较少,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充电方式
- 外部电源充电:与纯电动汽车类似,可以使用家用充电桩或公共充电桩进行充电,充电功率一般较低,因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通过外部电源充电可以优先使用纯电模式行驶,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 车辆行驶中充电: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可以带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例如,当车辆处于减速、制动或下坡等工况时,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在高速巡航或需要较大动力输出时,发动机也会在为车辆提供动力的同时,适当为电池充电,以保持电池电量的平衡。
此外,2025 年车网互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智能有序充电可根据电网负荷情况,自动调整充电功率和时间,避免对电网造成过大冲击;双向充放电技术则允许电动汽车在电网负荷高时向电网放电,在负荷低时充电,使电动汽车成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参与电网的削峰填谷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