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2025 年 BBA 电车是 “杂牌” 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也反映出了一些消费者对 BBA 电车的看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 技术研发相对滞后:
- 三电系统问题:BBA 的部分电动车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上存在不足。比如宝马早期的很多电动车是 “油改电” 产物,直接在燃油车架构上套用电驱系统,导致车内空间被电池占据、续航表现不稳定,甚至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奔驰的电车也曾出现过电机故障等情况,奥迪在电车技术方面也没有突出的优势,其部分车型还在使用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如油车平台改电车、刹车系统还用鼓刹等,这些都让消费者对其技术实力产生质疑。
- 智能驾驶技术不足:在智能化方面,BBA 的电车与一些新势力品牌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国产电车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甚至无限接近 L3 级,但 BBA 的电车辅助驾驶技术还停留在油车时代的水平,车机系统的交互逻辑复杂、反应迟缓,智能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的体验也不够好。
- 产品设计缺乏创新:
- 外观设计传承束缚:在外观设计上,BBA 的电车受传统燃油车设计的影响较大,难以摆脱家族式前脸的束缚。比如宝马 i3 等车型,虽然是电动车,但外观与燃油版 3 系相似,只是前脸的进气格栅被填平,缺乏电动车应有的科技感和创新性,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 内饰设计不够新颖:内饰方面,BBA 的电车也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太多惊喜,整体设计风格较为保守,与新势力品牌的简洁、科技感十足的内饰相比,缺乏吸引力。
- 品牌溢价过高:BBA 作为传统豪华品牌,在电车领域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品牌溢价,但其产品的实际价值与价格不匹配,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不高。在同等价格下,消费者可以选择配置更高、技术更先进的国产新势力电车,这也导致 BBA 的电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 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众多新势力品牌崛起,它们在技术、设计、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产品体验。相比之下,BBA 的电车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显得较为平淡,难以与新势力品牌竞争,因此被一些消费者认为是 “杂牌”。
不过,BBA 也在不断加大对电车的研发投入,积极改进产品,未来仍有可能在电车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BBA 的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