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用于电车慢充的电池主要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部分车型也会使用镍氢电池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 磷酸铁锂电池
- 应用车型:在 2025 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许多中低端车型以及部分混动车型较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如吉利熊猫 2025 款卡丁和骑士、易至 EV3 的 2025 款 PLUS 330KM 舒适型、深蓝 S09、长安思源 C789 等。
- 优势: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特点,其循环充放电次数可高达 15000 次,且成本相对较低,不含贵重金属,原材料成本低。同时,磷酸铁锂电池的高温性能良好。
- 不足: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一般为 110Wh/kg 左右,低于三元锂电池,这导致其续航里程相对较短。此外,该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较差,充放电速度较慢。
- 三元锂电池
- 应用车型:一些高端纯电动车型或对续航里程有较高要求的车型会选用三元锂电池,如小米 YU7 等。
- 优势:能量密度大,通常可达 200Wh/kg,能实现较长的续航里程。同时具备电压平台高、循环寿命长、低温性能好和可快速充电等优点。
- 不足:安全性相对较低,容易在高温下发生起火和爆炸等问题。另外,其成本较高,这也使得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价格相对较高。
- 镍氢电池
- 应用车型:较少用于纯电动汽车,一般在一些混合动力车型中有所应用。
- 优势: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污染等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车辆的动力需求,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好。
- 不足:制造成本太高,充电效率一般,无法使用高压快充,性能方面相比锂电池要差一些,因此在纯电动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此外,2025 年也有一些新兴电池技术开始崭露头角,如钠电池。钠电池能量密度虽不及磷酸铁锂电池,但远高于铅酸电池,且充放电循环次数更多,支持快速充电,耐低温性能优异。不过,钠电池目前在电车领域的应用还相对较少,尚未成为主流的慢充电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