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的污染并不比传统燃油车严重,在全生命周期内,电车通常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使用环节:电车使用电能驱动,在行驶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相比之下,燃油车燃烧汽油或柴油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空气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即使考虑到我国目前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电车的碳排放也低于燃油车。有研究计算,以华北电网碳排放因子为基准,一辆电动汽车行驶百公里减少的碳排放为 9.78kg。
- 生产环节:电车生产过程中,电池制造环节的碳排放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锂电池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涉及一些化学过程。但从整车生产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电车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正在逐渐降低。而且,燃油车的生产制造也并非完全没有碳排放,其发动机、变速器等复杂机械部件的生产同样需要消耗能源和资源。
- 报废回收环节:电车的电池在退役后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其中蕴含的锂、钴、镍等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而燃油车报废后,其零部件和材料的回收利用相对复杂,且部分零部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随着清洁电力比例的提高、电池回收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电车的环保优势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