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车为什么是弯道超车

2025-03-26 16:25:51  阅读 7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电车被认为是弯道超车,主要有以下原因:

政策支持


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不断。例如,财政部办公厅要求新能源汽车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 30%,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主要在城区行驶的公务用车,原则上 100% 采购新能源汽车。国家发展改革委也表示会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和标准体系。地方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修订后的相关规定,放宽购车政策,这些都有助于提升电车的市场需求和销量。

市场需求增长


一方面,以旧换新、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政策有望延续,刺激车市需求保持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智能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电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具有零排放、低噪音、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最新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1650 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 30%,渗透率超过 50%,内需有望达到 1500 万辆,渗透率超过 55%,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技术进步推动


  • 电池技术: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使电车的续航里程逐步增加,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同时,充电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快充技术的普及让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电车的使用便利性。
  • 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下车市的关键词,2025 年将有众多车企推出搭载高阶智驾的产品。如极氪 9X 光辉将首发搭载千里浩瀚 H9 智驾方案,是行业首个为 L3 级智能驾驶打造的解决方案。长安、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国产品牌也在推动 “智驾普及”,将智驾应用在入门级产品上,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消费者。

产业生态完善


  • 供应链体系:经过多年发展,电车的供应链体系日益完善,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到车身材料、内饰等,都有大量的供应商提供支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同时,国内企业在供应链关键环节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降低了生产成本。
  • 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快,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城市中,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充电桩布局也日益密集,为电车的长途出行提供了保障。此外,一些地方还在探索智能充电、无线充电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

国际市场拓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和产能出海的步伐并未停止,2025 年将迎来产能出海的新浪潮。拉美、东盟与中东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点区域,随着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汽车出口将在这些新兴市场中迎来新的机遇。例如,上汽集团旗下 40 台 L4 级智能驾驶集卡作为我国海外首批大规模智能驾驶港口运输车在秘鲁开展商业化运营,长城汽车巴西工厂预计于 2025 年年中启动生产等,这些都有助于中国电车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实现弯道超车。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07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