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不用有轨电车

2025-03-26 16:20:28  阅读 3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并非完全不用有轨电车,不过部分城市对有轨电车的使用有所调整,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 客流与经济性问题

    • 客流规模小:一些有轨电车线路的客流强度未达到预期,如珠海有轨电车 1 号线整个运营期客流强度为 0.037 万人次 / 公里日,上海张江有轨电车 1 路 2023 年客流强度仅为 0.01 万人次 / 公里日,低于相关指南中 “0.1 万人次 / 公里日” 的初期客流强度要求。
    • 实用经济性低:建设和运营成本高,而收益有限。例如,珠海有轨电车 1 号线首期项目投资概算 14.43 亿元,运营期财政补贴拨款超过 1.7 亿元,每人次运输成本约 67 元,约为常规公交的 13 倍。

  • 规划与建设问题

    • 规划不科学:部分城市对有轨电车的规划定位不准确,将线路多布局在外围新城,沿线多为待开发地区,导致客流基础条件差。在客流预测时盲目夸大其竞争力,忽略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分析,使得客流强度预测过高。
    • 地方盲目建设:一些城市在不具备充分条件时盲目上马有轨电车项目,未充分考虑自身的财政实力、交通需求等因素。

  • 运营协同问题

    • 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不畅:有轨电车与地面公交整合不足,存在线路重合、发车间隔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其吸引力。此外,与铁路安检不互信、与其他交通设施衔接不便捷等,也制约了客流发展。
    • 小汽车使用政策未统筹:轨道沿线及站点周边的停车收费政策与其他地区无差别,使得小汽车出行的吸引力未得到有效抑制,影响了有轨电车的客流。

  • 安全问题:部分有轨电车存在供电技术缺陷等问题,导致故障频发,引发安全事故,如珠海有轨电车曾出现雨水渗入第三轨地面供电模块导致漏电、短路冒烟等安全隐患。

不过,在一些特定区域,如高校、景区、工业园区等,有轨电车仍能发挥其优势,满足高峰时段短时集聚、需求量大的出行需求。同时,在一些规划科学、建设条件充分、运营管理良好的城市,有轨电车也在正常运行并为城市交通提供服务。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063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